女性生理期可选择低强度运动缓解不适,推荐瑜伽、散步、普拉提、游泳、轻度力量训练五种方式。
生理期盆腔充血可能引发腰背酸痛,瑜伽通过温和拉伸缓解肌肉紧张。选择猫牛式、婴儿式、仰卧束角式等体式,避免倒立或挤压腹部的动作。经期前三天流量较大时可缩短练习时间至15分钟,后期逐渐恢复常规强度。
雌激素水平下降易导致情绪低落,户外散步能促进内啡肽分泌。保持配速4-5公里/小时,每日30分钟为宜。建议选择平坦路面,穿着高腰运动裤减轻腹部压迫感,搭配腹式呼吸效果更佳。
核心肌群无力会加重经期坠胀感,普拉提能强化盆底肌控制力。重点练习骨盆卷动、侧卧抬腿、跪姿后踢腿,使用弹力带辅助时选择15-20磅阻力。运动后可用热敷缓解可能的肌肉疲劳。
水温28℃以上的恒温泳池适合经期第四天后尝试,水压能改善水肿问题。建议使用卫生棉条配合防漏泳裤,选择自由泳或仰泳避免蝶泳的腹部发力。单次时长控制在40分钟内,出水后及时补充含铁食物。
经期后期睾酮水平回升时适合进行小重量训练。采用3磅哑铃做侧平举、12公斤杠铃深蹲、弹力带划船等动作,组间休息延长至90秒。注意训练中避免憋气,防止腹压骤增引发不适。
经期运动需配合饮食调节,增加菠菜、牛肉等富铁食物摄入,避免生冷刺激。选择排汗速干的运动服饰,运动后及时更换卫生用品。出现严重痛经或出血量突增应立即停止运动,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患者需遵医嘱调整方案。保持每周3-4次规律运动能有效改善经前期综合征,但需根据个体反应灵活调整强度。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