卵巢早衰指女性40岁前卵巢功能衰退,表现为闭经、不孕及雌激素缺乏症状,可能与遗传、免疫、医源性损伤、环境毒素、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。
约10%-15%卵巢早衰患者存在家族史,X染色体异常如脆性X综合征或常染色体基因突变如FSHR基因可导致卵泡加速耗竭。治疗需结合激素替代疗法HRT,常用戊酸雌二醇片、黄体酮胶囊、结合雌激素等药物维持生理功能,同时建议遗传咨询。
甲状腺炎、Addison病等自身免疫疾病可能攻击卵巢组织,抗卵巢抗体检测阳性者需免疫抑制治疗。泼尼松、环孢素等药物可调节免疫,配合维生素D3和钙剂预防骨质疏松,定期监测抗体水平。
盆腔放疗>6Gy、卵巢手术或化疗药物环磷酰胺等直接破坏卵泡储备。治疗前可考虑卵子冷冻或卵巢组织冻存,发生后采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缓解潮热、阴道干涩等症状。
长期接触双酚A、农药等内分泌干扰物会干扰卵泡发育。减少塑料制品使用,选择玻璃餐具,增加十字花科蔬菜西兰花、羽衣甘蓝摄入促进毒素代谢,必要时进行重金属排毒治疗。
腮腺炎病毒、巨细胞病毒等可能引发卵巢炎,导致卵泡闭锁。急性期需抗病毒治疗如更昔洛韦,后期通过脱氢表雄酮DHEA补充改善卵泡微环境,辅以针灸调理下丘脑-垂体轴功能。
日常需保证优质蛋白鱼类、豆类和Omega-3脂肪酸亚麻籽、核桃摄入,每周3次有氧运动快走、游泳结合凯格尔训练改善盆腔循环。避免熬夜及精神压力,定期检测AMH和FSH水平,骨质疏松高风险者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查。生育需求者可尝试赠卵试管婴儿,心理支持同样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