缓解月经前综合症需调整生活方式、调节激素平衡、改善情绪波动、补充营养素及适当医疗干预。
睡眠不足会加剧激素紊乱,每天保证7-8小时深度睡眠,固定就寝时间。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,可尝试温水泡脚或冥想。建立规律的生物钟能稳定血清素水平,减少乳房胀痛和疲劳感。
减少高盐食物预防水肿,增加富含ω-3脂肪酸的三文鱼、亚麻籽。每日摄入300mg钙质如酸奶、羽衣甘蓝,镁元素可通过南瓜籽补充。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,它们会加重焦虑和失眠症状。
每周3次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、游泳,促进内啡肽分泌。经前10天开始每天做15分钟瑜伽猫牛式、婴儿式,缓解腰背酸痛。避免高强度运动加重盆腔充血,经期前三天改为散步等低强度活动。
经前雌激素波动易引发情绪敏感,可通过写情绪日记记录周期变化。尝试正念呼吸练习,每天10分钟专注呼吸。严重时可短期服用圣约翰草提取物或咨询心理SSRI类药物需遵医嘱使用。
严重症状可考虑短效避孕药调节激素,如屈螺酮炔雌醇片。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缓解头痛,利尿剂螺内酯改善水肿。维生素B6每日50-100mg需连续补充3个月,植物提取物如月见草油需经期前一周开始服用。
经期前一周开始每日饮用生姜红枣茶温暖子宫,避免生冷食物刺激盆腔。快走和盆底肌训练改善血液循环,穿着宽松衣物减少腹部压迫。记录症状周期帮助医生判断严重程度,持续三个月未缓解需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多囊卵巢综合征。保持足部保暖和腹部热敷,疼痛剧烈时可用暖宫贴缓解痉挛。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