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身上有臭味可能是由体表寄生虫感染、皮肤疾病、汗腺分泌物异常、饲料成分影响或环境卫生不佳等原因引起。臭味通常与微生物繁殖、代谢产物堆积或炎症反应有关,需结合具体表现判断病因。
牛虱、疥螨等寄生虫叮咬皮肤会导致局部炎症和分泌物增加,虫体代谢物与皮肤组织混合后产生腐败气味。感染部位常见脱毛、结痂和瘙痒,需使用伊维菌素等驱虫药物处理,并对养殖环境彻底消毒。
真菌性皮炎或细菌性脓皮病会造成皮肤溃烂,伴随脓液渗出与角质层异常脱落。葡萄球菌感染可能引发恶臭的化脓性病变,需通过酮康唑软膏或磺胺类药物控制感染,同时保持患部干燥清洁。
牛汗腺分泌的脂类物质经细菌分解会产生挥发性脂肪酸,高温高湿环境会加剧气味散发。部分品种如婆罗门牛因汗腺发达更易出现体味,可通过定期刷洗和改善通风缓解。
饲喂含硫氨基酸过高的饲料如油菜粕、羽扇豆时,硫化物会通过代谢从皮肤排出形成特殊臭味。调整饲料配比减少十字花科植物比例,增加粗纤维摄入有助于改善消化系统代谢。
粪尿长期滞留导致氨气浓度升高,会附着在牛体毛上形成刺鼻气味。运动场积水、垫料霉变也会滋生产气微生物,需每日清理粪污并保持圈舍干燥,使用生石灰进行环境消杀。
日常饲养中应保证牛群充足饮水促进代谢,定期用中性洗涤剂进行体表清洁,夏季可剪短被毛减少污物附着。对于持续存在的异常臭味,需采集皮肤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,排除布鲁氏菌病等传染性疾病可能。合理设计牛舍排水系统,避免潮湿环境诱发皮肤病,饲料中添加益生菌有助于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,间接减轻体味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