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复禾健康百科 > 女性健康 > 女性生活常识 > 正文

青梅豆的营养与功效

发布时间: 2025-06-09 05:52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青梅豆富含蛋白质、膳食纤维及多种矿物质,具有促进消化、增强免疫、调节血糖等功效。其主要营养价值体现在植物蛋白含量高、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优、维生素B族丰富、钙铁等矿物质全面、抗氧化物质活性强五个方面。

1、高蛋白低脂:

青梅豆蛋白质含量达20%-25%,且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,尤其赖氨酸含量突出。其脂肪含量不足5%,且以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为主,有助于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。素食者可用其替代部分动物蛋白来源。

2、膳食纤维丰富:

每100克青梅豆含膳食纤维约15克,其中水溶性纤维占30%以上。这种纤维组合能延缓胃排空速度,增加饱腹感,同时促进肠道益生菌增殖。对改善便秘和调节肠道菌群有显著效果。

3、矿物质宝库:

青梅豆钙含量是牛奶的2倍,铁含量比菠菜高50%,同时富含锌、镁等微量元素。其特殊的植酸酶活性有助于矿物质吸收,对预防骨质疏松和缺铁性贫血具有特殊价值。更年期女性适量食用益处明显。

4、血糖调节剂:

含有的α-淀粉酶抑制剂能延缓碳水化合物分解,膳食纤维可减少糖分吸收速度。临床研究显示,规律食用青梅豆可使餐后血糖上升幅度降低30%左右,适合糖尿病前期人群作为主食补充。

5、抗氧化活性:

富含花青素、单宁等多酚类物质,其ORAC抗氧化值达到8000μmol TE/100g。这些活性成分能清除自由基,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,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延缓衰老有积极作用。

建议将青梅豆浸泡12小时后煮熟食用,每周摄入3-4次,每次50-80克为宜。可搭配谷物做成杂粮饭,或打浆后与蔬菜混合食用。注意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摄入量,避免过多植物蛋白增加肾脏负担。发芽处理的青梅豆营养价值更高,适合制作芽菜沙拉。日常储存需保持干燥,防止霉变产生黄曲霉素。

免责声明: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,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,其作者观点、内容描述及原创度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涉及用药、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!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有作品内容、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,请发邮件至suggest@fh21.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!
看病要趁早,不等待 不排队,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
扫描左侧二维码,关注微信号:复禾健康,求医更省时更省心

相关推荐

最新发布

三豆茶的功效有哪些
三豆茶的功效有哪些
三豆茶主要是用绿豆、黑豆、赤小豆加工制作而成,营养物质很丰富,食用后可以帮助健脾补肾、清热解毒、消暑解渴、利水消肿、促进代谢。1、健脾养胃:三豆饮中含有黑豆、赤小豆,其含有的蛋白质、维生素、微量元素等都很多,可以帮助健脾补肾,还能帮助...[详细]
2023-11-13 10:14
豆制品跟什么搭配营养最好
豆制品跟什么搭配营养最好
豆制品搭配全谷物、深色蔬菜、坚果种子、海产品及发酵食物能最大化营养吸收。1、全谷物:豆类缺乏蛋氨酸,全谷物如糙米、燕麦、藜麦富含该氨基酸,组合后蛋白质利用率提升30%。建议制作杂粮豆饭或豆粥,消化负担更小。2、深色蔬菜:维生素C促进豆...[详细]
2025-04-13 06:43
豆制品跟什么搭配营养最好
豆制品跟什么搭配营养最好
豆制品搭配全谷物、深色蔬菜、坚果种子、海产品及发酵食物能最大化营养吸收。1、全谷物:豆类缺乏蛋氨酸,全谷物如糙米、燕麦、藜麦富含该氨基酸,组合后蛋白质利用率提升30%。建议制作杂粮豆饭或豆粥,消化负担更小。2、深色蔬菜:维生素C促进豆...[详细]
2025-04-15 08:50
马铃薯有哪些营养功效?
马铃薯有哪些营养功效?
医学认为,土豆性平,有和胃、调中、健脾、益气之功效;能改善肠胃功能,对胃溃疡、十二脂肠溃疡、慢性胆囊炎、痔疮引起的便秘均有一定的疗效。那么,马铃薯有哪些营养功效呢?今天就看看专家们是怎么样详细解说的吧。土豆,学名马铃薯,别名洋山芋、洋...[详细]
2025-03-21 12:50
桂鱼有什么功效和营养
桂鱼有什么功效和营养
桂鱼富含优质蛋白、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微量元素,具有增强免疫力、促进大脑发育、保护心血管等功效。主要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、欧米伽3脂肪酸、维生素D、硒和磷。1、高蛋白低脂:每100克桂鱼含蛋白质约18克,脂肪仅3克,属于典型的高蛋白低脂食...[详细]
2025-06-03 13:18
海带的营养与功效
海带的营养与功效
海带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海藻类食物,富含碘、膳食纤维、钙、铁以及多种维生素,具有促进甲状腺功能、调节血脂、帮助消化等功效。海带的营养价值主要有碘含量高、膳食纤维丰富、矿物质全面、维生素多样、低热量等特点。1、碘含量高海带是天然碘元素的重要...[详细]
2025-08-12 05:37
黑莓有什么功效与营养
黑莓有什么功效与营养
黑莓富含多种维生素、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,具有增强免疫力、保护心血管、延缓衰老等功效。主要营养成分包括花青素、维生素C、膳食纤维、锰和叶酸。1、抗氧化:黑莓含有大量花青素和鞣花酸,能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。每100克黑莓的抗氧化能力是蓝莓的...[详细]
2025-05-28 15:01
甜菜有什么营养和功效
甜菜有什么营养和功效
甜菜富含多种维生素、矿物质及抗氧化物质,具有改善贫血、护肝排毒、调节血压等功效。甜菜的营养价值主要体现在膳食纤维、叶酸、钾、铁、甜菜红素等成分,其功效包括促进血液循环、增强免疫力、抗炎抗氧化等。1、改善贫血:甜菜含铁量较高,每100克...[详细]
2025-05-30 06:30
红米有什么营养功效
红米有什么营养功效
红米富含多种营养素,具有抗氧化、调节血糖、改善贫血、促进消化和保护心血管等功效。红米的营养价值主要来源于花青素、膳食纤维、铁元素、B族维生素和植物固醇等成分。1、抗氧化:红米表皮含有丰富的花青素,这种天然色素具有强效抗氧化作用,能清除...[详细]
2025-06-19 12:07
孕妇可以吃青梅吗
孕妇可以吃青梅吗
怀孕10周,吐得一塌糊涂,想买些酸酸的水果吃,看中了青梅,这孕妇吃青梅怎样?可以吃不?对孩子有影响吗?相信很多孕早期的妈妈都想知道,孕妇能不能吃青梅,下面就让专家来为大家解答吧。孕妇可以吃青梅吗?孕妇可以吃青梅。孕妇吃青梅的好处:青梅...[详细]
2024-01-15 13:17
小肚子变大是什么病
小肚子变大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有关,常见原因有肥胖、妊娠、腹水、卵巢囊肿、子宫肌瘤等。建议及时就医检查,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。1、肥胖长期高热量饮食或缺乏运动可能导致腹部脂肪堆积,表现为小腹膨隆但触感柔软。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、...[详细]
2025-09-14 13:50
小肚子变大是啥原因
小肚子变大可能与饮食过量、缺乏运动、胃肠胀气、腹水、子宫肌瘤等因素有关。腹部脂肪堆积、消化系统功能紊乱、妇科疾病或腹腔积液等均可能导致腹部膨隆,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。1、饮食过量长期高热量饮食或暴饮暴食会导致脂肪在腹部堆积。过多摄入精制...[详细]
2025-09-14 13:12
小肚子变大什么情况
小肚子变大可能与饮食过量、缺乏运动、激素变化、胃肠胀气或妇科疾病等因素有关。常见原因主要有体重增加、腹型肥胖、便秘、妊娠、子宫肌瘤、卵巢囊肿等。1、体重增加长期摄入高热量食物且运动不足会导致脂肪堆积,腹部脂肪增多会使小肚子明显凸起。建...[详细]
2025-09-14 12:34
小肚越来越大什么是什么病
小腹逐渐增大可能与肥胖、腹胀、妇科疾病、泌尿系统疾病或肿瘤等健康问题有关。常见原因包括内脏脂肪堆积、盆腔炎、子宫肌瘤、卵巢囊肿、前列腺增生、结肠胀气等,需结合伴随症状综合判断。1、内脏脂肪堆积长期久坐、高糖高脂饮食会导致内脏脂肪沉积,...[详细]
2025-09-14 11:56
小肚下坠是什么原因引起的
小腹下坠感可能由盆腔炎、子宫脱垂、泌尿系统感染、肠易激综合征、卵巢囊肿等原因引起。该症状通常与生殖系统疾病、泌尿系统异常或胃肠功能紊乱有关,需结合具体伴随症状判断病因。1、盆腔炎盆腔炎是女性常见生殖系统感染,多由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等病...[详细]
2025-09-14 11:18
小肚孑坠胀是什么原因
小肚子坠胀可能与盆腔炎、肠易激综合征、尿路感染、卵巢囊肿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有关。该症状通常由炎症、器官病变或功能紊乱引起,表现为下腹压迫感、隐痛或胀痛,可能伴随排尿异常、月经不调等。1、盆腔炎盆腔炎多由细菌上行感染导致,常见症状为...[详细]
2025-09-14 10:41
小肚变大是怎么回事怎么办
小肚变大可能与饮食过量、缺乏运动、激素变化、胃肠胀气、腹水等原因有关,可通过调整饮食、增加运动、药物治疗、穿刺引流、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,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干预。1、饮食过量长期高热量饮食导致脂肪堆积是常见原因。过...[详细]
2025-09-14 10:03
小肚变大了怎么办
小肚变大了可通过调整饮食、增加运动、改善生活习惯、控制压力和就医检查等方式改善。小肚变大通常由饮食过量、缺乏运动、代谢减慢、激素失调和疾病等因素引起。1、调整饮食减少高热量、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,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比例。避免暴饮...[详细]
2025-09-14 09:25
小肚变大的原因分析
小肚变大的原因主要有腹型肥胖、胃肠胀气、妊娠、腹水、盆腔肿瘤等。长期久坐、高糖高脂饮食、激素水平变化或疾病因素均可能导致腹部脂肪堆积或体积增大。1、腹型肥胖内脏脂肪堆积是成年人群小腹突出的常见原因。长期缺乏运动配合过量热量摄入,会使脂...[详细]
2025-09-14 08:47
小便坠胀感是怎么回事
小便坠胀感是怎么回事
小便坠胀感可能由尿路感染、前列腺炎、膀胱过度活动症、泌尿系统结石、盆腔肌肉紧张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抗感染治疗、药物缓解、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改善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,避免延误病情。1、尿路感染细菌侵入尿道或膀胱可能导致尿频尿急伴坠胀感,...[详细]
2025-09-14 08: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