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复禾健康百科 > 养生保健 > 亚健康 > 正文

如何预防肾结石?夏日不妨多喝柠檬汁

发布时间: 2023-11-15 07:37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肾结石跟人们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,如果平时喝水太少或者吃太多酸辣的食物,就很容易导致肾结石,肾结石移动给人带来很大的痛苦。因此平时要注意预防。专家发现,多喝柠檬水可以预防肾结石,快跟小编来看看吧。

肾结石移动时,腰际两侧会有突发、剧烈的疼痛;有些患者把它比作和分娩一样痛苦。对于易于罹患肾结石的人,医师通常会开柠檬酸钾,它可以药丸或。服液的方式给药;不过,为什么不从生活中唾手可得的柠檬汁中摄取天然的柠檬酸盐。

专家们发现,当制成低糖或无糖的柠檬汁时,柠檬汁提高了尿液中柠檬酸盐的浓度,从而达到了抑制肾结石形成的效果。它的效果或许不如柠檬酸钾,但对不想再多吃西药的患者而言,柠檬汁是个不错的替代选择。对那些易于形成肾结石的人来说,柠檬汁也有其他的作用,它能帮助排尿。

为了减少肾结石,就得增加水分的摄取,以排出更多的尿液;住在炎热的亚特兰大地区的人,比起住在多雾的旧金山的人,需要喝得更多。怎么做柠檬汁呢?专家建议将1/2杯的浓缩柠檬汁加进7杯水稀释,可加点代糖来调味,但不可以加糖,因为加糖的柠檬汁会带来很多额外的热量,不利身体健康。除了喝柠檬汁,预防肾结石,还要注意以下几点:

必须降低饮食中的含盐量,食用含钾的代盐;食品若有两种以上的选择,则挑选含盐量较低的;

第二,每餐都吃少量的红肉和鱼肉;

第三,增加水分的摄取,因为每天必须排出1500~2000毫升的尿液。

柠檬汁不仅可以解渴利尿,还能预防肾结石,一举多得,炎炎夏日,预防肾结石您不妨也泡上一杯柠檬汁喝吧。

免责声明: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,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,其作者观点、内容描述及原创度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涉及用药、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!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有作品内容、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,请发邮件至suggest@fh21.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!
看病要趁早,不等待 不排队,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
扫描左侧二维码,关注微信号:复禾健康,求医更省时更省心

相关推荐

最新发布

肾结石可以喝柠檬汁吗
肾结石可以喝柠檬汁吗
通常情况下,患有肾结石的人群是可以适量饮用柠檬汁。但由于柠檬属于酸性水果,在食用时需注意避免过量。对于存在有肾结石疾病的患者而言,饮食方面需要格外重视,尽量以低嘌呤、低草酸食物为主,并且要严格控制盐分摄入,以免加重病情或诱发其他并发症...[详细]
2023-11-16 14:54
预防花粉过敏,不妨喝点酸奶
预防花粉过敏,不妨喝点酸奶
很多女性朋友都喜欢花,但是一部分人却因为花粉过敏不得不远离那些美丽的花儿。对于容易出现花粉过敏的人来说,怎样预防花粉过敏呢?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支招,如果您是花粉过敏的人群,不妨喝点酸奶吧,一起来看看原理是什么。日本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...[详细]
2023-11-13 05:48
预防快枪手 不妨试试几款粥
预防快枪手 不妨试试几款粥
早泄患者除注重精神调养外,还应注意饮食调护。下面介绍一些药粥治早泄。1、芡实粥:生芡实和麦麸各适量,先炒成黄色后,每次取20克。另选粳米或糯米30克,置砂锅内加水500毫升,用文火煎至微滚或沸腾,以粥汤稠而上见粥油为度。每日早晚空腹各...[详细]
2023-12-12 07:37
女性经期 不妨喝些玫瑰花茶
女性经期 不妨喝些玫瑰花茶
很多女性到了经期后,情绪开始低落,这是不妨喝些玫瑰花茶,具有“解郁圣药”美誉的玫瑰花茶肯定会让您的心情“多云转晴”。对于那些痛经较严重的朋友,除了喝玫瑰花茶外,痛经发作时还可用鲜玫瑰花200克,煎汤,浓缩成稀糊状,摊在四层纱布上,趁温...[详细]
2023-11-14 10:40
滋阴补肾,秋季保健养生不妨喝这些茶
滋阴补肾,秋季保健养生不妨喝这些茶
很多人喜欢喝茶养生,其实不同的茶因为成分不一样,保健养生的功效是不一样的。秋季气候干燥,保健养生要注意补肾滋阴。那么喝什么茶可以补肾滋阴呢?一起跟小编来看看吧。药理学研究证明,茶叶中含有生物碱如咖啡碱、茶碱等物质,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有...[详细]
2023-11-15 14:22
没胃口时不妨喝碗陈皮粥
没胃口时不妨喝碗陈皮粥
不少人节假日的时候在饮食上不注意,大吃大喝,之后回归工作日的时候,就会感觉劳累,没胃口。究其原因,大多是因为暴饮暴食的日子把他们的肠胃功能破坏了,积食不消化,此时,喝碗陈皮粥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种状况。陈皮是晒干的橘子皮,而且是越陈越...[详细]
2024-05-29 13:40
不妨多吃以下食物
不妨多吃以下食物
改善两性健康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实现,推荐食物包括牡蛎、核桃、黑巧克力、番茄和深海鱼类。这些食物分别通过补充锌元素、促进血液循环、抗氧化、保护前列腺及调节激素水平发挥作用。1、牡蛎:牡蛎富含锌元素,每100克含锌量可达16毫克。锌是男性...[详细]
2025-06-26 05:04
大吃大喝的同时不妨配上冬瓜清胃火
大吃大喝的同时不妨配上冬瓜清胃火
在不同的节假日,“吃好喝好”是生活的主题。然而,大鱼大肉吃多了,又容易惹来上火、腹胀、食欲下降等麻烦。那么在节假日里,如何健康饮食预防上火呢?专家建议大家不妨在吃大餐的同时,配点去油去火的食物,比如冬瓜。冬瓜是一种药食兼用的蔬菜,中记...[详细]
2023-11-14 16:18
夏季调理肠胃 不妨喝养胃粥
夏季调理肠胃 不妨喝养胃粥
“粥能养胃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,那喝什么粥养胃呢?下面,小编为大家推荐几款夏季养胃粥,让大家养出好肠胃。养胃粥推荐:黑芝麻粥:黑芝麻淘净晒干,炒熟研细,每次取25克,投入以100克粳米煮至将熟的粥内,加蜂蜜1匙,熬至粥稠食用。黑芝麻具有...[详细]
2023-11-13 06:33
柠檬汁祛斑正确方法
柠檬汁祛斑正确方法
柠檬汁祛斑可通过稀释使用、控制频率、搭配防晒、结合蜂蜜敷用、避免日光直射等方式实现。柠檬汁中的维生素C和果酸能淡化色素沉积,但需注意刺激性。1、稀释使用:纯柠檬汁酸性较强,直接接触皮肤可能引发刺激或过敏。建议将新鲜柠檬汁与纯净水按1:...[详细]
2025-06-11 10:57
走路感觉肚子和小腹往下坠
走路时感觉肚子和小腹往下坠可能与盆底肌松弛、盆腔器官脱垂、妊娠后期或慢性盆腔炎等因素有关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,避免长时间站立或提重物。盆底肌松弛是常见原因,多见于产后女性或长期腹压增高人群。盆底肌群像一张吊网支撑盆腔脏器,当肌肉弹性...[详细]
2025-11-23 12:34
走路多了容易得什么病
走路过多可能引发足底筋膜炎、膝关节滑膜炎、跟腱炎、应力性骨折及拇外翻等疾病。长时间行走或运动姿势不当会导致足部、关节及软组织慢性损伤,需结合个体体质与运动强度综合判断。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筋膜反复牵拉引起的无菌性炎症,常见于长期站立或行走...[详细]
2025-11-23 11:56
走路多大腿根疼是怎么回事
走路多大腿根疼是怎么回事
走路时大腿根疼可能与肌肉拉伤、髋关节病变、腰椎问题、腹股沟疝或股骨头坏死等因素有关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,避免延误治疗。1、肌肉拉伤剧烈运动或姿势不当可能导致大腿内侧肌群拉伤,表现为局部压痛和活动受限。急性期可通过冰敷缓解肿胀,48小...[详细]
2025-11-23 11:18
走路肚子发胀是怎么回事
走路肚子发胀可能与饮食不当、胃肠功能紊乱、肠道菌群失调、慢性胃炎、肠易激综合征等因素有关。可通过调整饮食、热敷腹部、服用益生菌、使用胃肠动力药、心理调节等方式缓解。1、饮食不当短时间内进食过多产气食物如豆类、红薯等,或吃饭时吞咽过多空...[详细]
2025-11-23 10:41
走路大腿根疼是怎么回事
走路大腿根疼是怎么回事
走路大腿根疼可能由肌肉拉伤、髋关节滑膜炎、股骨头坏死、腰椎间盘突出、腹股沟疝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休息理疗、药物治疗、手术修复等方式缓解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,避免延误治疗。1、肌肉拉伤剧烈运动或姿势不当可能导致内收肌群拉伤,表现为大腿根...[详细]
2025-11-23 10:03
走路不痛蹲下弯曲痛的很
走路不痛但蹲下弯曲时疼痛明显,可能与膝关节滑膜炎、半月板损伤、髌骨软化症、骨关节炎或韧带损伤有关。建议及时就医检查,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。膝关节滑膜炎通常由过度劳累或受凉诱发,关节腔内积液增多导致活动受限,下蹲时压力增大引发疼痛。可通...[详细]
2025-11-23 09:25
走出恐狂症的最好方法
走出恐狂症的最好方法
走出恐狂症最好的方法是心理治疗结合药物干预。恐狂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,主要表现为对特定事物或情境的过度恐惧,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、暴露疗法、系统脱敏疗法、正念减压训练及抗焦虑药物等方式综合干预。建议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。...[详细]
2025-11-23 08:47
总有来事的感觉为啥不来
总有来事的感觉但月经迟迟不来,可能与精神压力、内分泌失调、多囊卵巢综合征、妊娠或围绝经期等因素有关。建议结合自身情况初步排查,必要时就医检查激素水平或盆腔超声。1.精神压力长期焦虑、紧张等情绪波动可能抑制下丘脑功能,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...[详细]
2025-11-23 08:09
总有来事的感觉但不来
总有来事的感觉但不来可能是月经失调的表现,通常与激素波动、精神压力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因素有关。若排除妊娠可能,建议就医检查激素水平及盆腔超声。激素水平紊乱是常见诱因,长期熬夜或过度节食会导致下丘脑功能抑制,使促性腺激素分泌异常,表现为...[详细]
2025-11-23 07:31
总小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
总小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
总小便可能由饮水量过多、膀胱过度活动症、尿路感染、糖尿病、前列腺增生等原因引起。频繁排尿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有关,建议结合具体症状判断,必要时就医检查。1、饮水量过多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水分会导致尿液生成增加,属于正常生理现象。每...[详细]
2025-11-23 06:5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