促进产妇泌乳需综合调整哺乳方式、营养摄入、心理状态、按摩刺激和作息管理。
频繁哺乳是刺激泌乳的关键,新生儿每日需哺乳8-12次。采用正确衔乳姿势,确保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,避免乳头皲裂。夜间哺乳能维持催乳素水平,建议按需喂养不设间隔。
每日需额外摄入500大卡热量,重点补充优质蛋白如鲫鱼汤、瘦肉和豆制品。增加水分摄入至3升/天,可饮用木瓜牛奶、小米粥等食疗方。避免韭菜、花椒等回奶食物。
焦虑情绪会抑制催产素分泌,可通过音乐疗法、正念呼吸缓解压力。家人应分担育儿事务,减少产妇疲惫感。建立哺乳信心,避免过度关注奶量数据。
哺乳前热敷5分钟促进循环,配合环形按摩从基底部向乳头方向推压。出现硬块时使用电动吸奶器辅助排空,力度调至舒适档位。清洁乳头后涂抹羊脂膏预防破损。
保证每日连续睡眠6小时以上,午休时间同步婴儿作息。适度进行产后康复操改善血液循环,避免提重物等劳累行为。穿着无钢圈哺乳文胸减少压迫。
日常可食用通草炖猪蹄、酒酿圆子等促泌乳膳食,配合扩胸运动和肩部环绕活动。注意观察婴儿大小便次数及体重增长情况,哺乳后冷敷乳房减轻胀痛,保持愉悦心态对维持乳汁分泌至关重要。出现持续泌乳不足需及时咨询哺乳顾问或中医调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