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年期妇女补充雌激素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主要方式有天然雌激素制剂、植物雌激素、激素替代疗法、局部雌激素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。
天然雌激素制剂如戊酸雌二醇、17β-雌二醇等,通过外源性补充直接缓解潮热、盗汗等更年期症状。这类药物需严格监测子宫内膜厚度,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导致子宫内膜增生风险增加。用药期间需每半年进行乳腺和妇科检查。
大豆异黄酮、葛根素等植物雌激素具有弱雌激素活性,可改善轻度更年期不适。其作用机制是与雌激素受体选择性结合,安全性较高但起效较慢。适合有激素使用禁忌或抗拒合成激素的女性,需持续补充3-6个月见效。
雌孕激素联合疗法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,常用方案包括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、雌二醇联合炔诺酮等。该疗法需在绝经10年内的窗口期启动,对已存在血栓病史或乳腺癌高风险人群需谨慎评估。
针对阴道干涩、尿频等症状,可采用雌三醇乳膏、普罗雌烯阴道栓等局部用药。这类药物全身吸收量小,对子宫内膜刺激轻微,特别适合仅有泌尿生殖道症状且不愿全身用药的女性,使用期间仍需定期复查。
规律进行抗阻运动可促进内源性雌激素分泌,每日摄入30-50g大豆制品能提供生物活性成分。保持BMI在18.5-23.9之间,避免过度节食导致脂肪组织雌激素合成不足。同时需保证钙和维生素D的足量摄入。
更年期雌激素补充需个体化制定方案,建议优先从饮食入手,每日食用亚麻籽、豆浆等富含木酚素的食物,配合快走、瑜伽等运动改善代谢。注意限制酒精和咖啡因摄入,保持夜间7小时睡眠。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乳房胀痛应及时复诊,用药期间每年需进行骨密度检测和血脂检查。对于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,需同步控制基础疾病以确保激素治疗安全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