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经不调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、药物干预、中医调理、心理调节和疾病治疗等方式改善。
作息紊乱和过度节食会导致内分泌失调。保持每天7-8小时睡眠,避免熬夜;饮食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,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;适度进行瑜伽、快走等有氧运动,每周3-4次,每次30分钟。
激素类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如黄体酮胶囊调节周期,短效避孕药控制出血量;中成药如乌鸡白凤丸改善气血不足,益母草颗粒缓解痛经;严重贫血可配合铁剂补充。
肾虚型可用菟丝子、枸杞子代茶饮;气滞血瘀型适合玫瑰花、当归泡水;艾灸关元、三阴交等穴位,每周2-3次;专业医师辨证施治,常用四物汤、逍遥散等方剂。
长期压力会抑制下丘脑功能,导致排卵异常。正念冥想每天15分钟,腹式呼吸练习;培养绘画、音乐等兴趣爱好;严重焦虑时可寻求心理咨询。
多囊卵巢综合征需用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;子宫肌瘤超过5cm考虑腹腔镜手术;甲状腺功能异常者要规范服用优甲乐;所有器质性疾病应优先治疗原发病。
日常可多吃菠菜、红枣等补血食物,经期避免生冷辛辣;坚持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;记录月经周期帮助发现问题;选择纯棉透气内裤,每2-3小时更换卫生巾;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妇科检查,包括激素六项和盆腔B超。突发大量出血或闭经超过3个月需立即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