妇科疾病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药物、手术或物理疗法,常见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、激素调节、微创手术、激光治疗及中医调理。
细菌性阴道炎等感染性疾病需针对性使用抗生素,如甲硝唑栓剂、克林霉素软膏或口服氟康唑。真菌感染常用克霉唑阴道片,支原体感染推荐多西环素。治疗期间需避免性生活,伴侣需同步治疗以防交叉感染。
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可通过短效避孕药优思明、地屈孕酮或二甲双胍调节。更年期症状适用雌二醇贴片,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GnRH-a类药物。用药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和激素水平。
子宫肌瘤超过5cm可考虑腹腔镜剔除术,重度宫颈糜烂适用LEEP刀锥切,卵巢囊肿可选择超声引导穿刺。术后需禁盆浴1个月,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,定期复查防止粘连。
慢性盆腔炎推荐超短波理疗,宫颈炎采用红光照射,外阴白斑适用CO2激光。每周2-3次治疗,配合外用重组人干扰素凝胶可提升疗效。治疗期间需保持患处干燥清洁。
气血不足型月经不调可用乌鸡白凤丸,湿热下注型带下病选妇炎康片,宫寒不孕适用艾附暖宫丸。针灸选取关元、三阴交等穴位,艾灸神阙穴改善循环。中药疗程通常3个月经周期。
日常护理需穿着纯棉内裤并用沸水烫洗,经期每2小时更换卫生巾。饮食多摄入蔓越莓、酸奶等益生菌食物,避免辛辣刺激。每周3次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,快走、瑜伽等有氧运动每周150分钟。40岁以上建议每年HPV+TCT联合筛查,出现异常出血、持续腹痛需立即就医。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对内分泌平衡至关重要,体重指数控制在18.5-23.9可降低多囊卵巢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