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睛作为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,其健康与遗传、环境、用眼习惯、疾病及外伤等因素密切相关。
部分眼部疾病如先天性白内障、视网膜色素变性等与基因突变相关。治疗需根据具体病症选择方案:先天性白内障需在婴幼儿期进行超声乳化手术;视网膜色素变性可尝试基因治疗或服用维生素A棕榈酸酯延缓进展;家族性青光眼需定期监测眼压并使用前列腺素类药物控制。
紫外线辐射易诱发翼状胬肉,建议佩戴UV400墨镜防护;空气污染可能引发过敏性结膜炎,可用奥洛他定滴眼液缓解;长期暴露于蓝光会加速黄斑变性,推荐使用防蓝光眼镜并保持屏幕距离50厘米以上。
年龄增长导致晶状体弹性下降出现老花,可验配渐进多焦点眼镜;更年期女性激素变化易引发干眼症,推荐使用0.05%环孢素滴眼液;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会造成视网膜病变,需严格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在7%以下。
机械性损伤如角膜擦伤需使用抗生素眼膏预防感染;化学烧伤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;运动撞击可能导致视网膜脱落,需避免剧烈对抗性运动,高空作业者建议佩戴防护面罩。
细菌性结膜炎表现为脓性分泌物,可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;病毒性角膜炎需更昔洛韦凝胶治疗;青光眼急性发作时眼压骤升,需立即静脉滴注甘露醇降压,后期可考虑小梁切除术。
日常护眼应保证每日摄入10mg叶黄素约100g菠菜,每周进行3次羽毛球等远近焦距调节运动,睡眠时使用蒸汽眼罩缓解疲劳。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眼底照相、眼压测量等全面检查,高度近视者需避免蹦极等剧烈活动以防视网膜脱离风险。出现突发视力下降、视野缺损等症状时需2小时内急诊处理。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