严重痛经需排查器质性疾病后,采用药物干预、生活方式调整、中医调理、手术治疗及长期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根除。
原发性痛经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有关,继发性痛经可能由子宫内膜异位症、子宫腺肌症等疾病引发。需通过妇科检查、B超或腹腔镜确诊病因,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CA125指标常升高。
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、萘普生、塞来昔布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;短效避孕药优思明、妈富隆、达英-35调节激素;严重病例使用GnRH-a类药物亮丙瑞林暂时闭经。药物需连续使用3-6个月经周期。
血瘀型痛经可用少腹逐瘀汤,寒凝型适用艾附暖宫丸,针灸选取关元、三阴交等穴位。每周3次艾灸神阙穴,配合当归生姜羊肉汤食疗,需持续调理3个月以上。
子宫腺肌症可考虑病灶切除术,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腹腔镜囊肿剥离,顽固性痛经患者选择子宫神经阻断术或骶前神经切除术。术后复发率约15-30%,需配合药物巩固。
经期前一周戒冷饮、每日热水泡脚20分钟,练习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。记录疼痛日历,发现巧克力、咖啡因可能加重症状者需忌口。
经期每日摄入300mg钙牛奶+羽衣甘蓝和60mg镁南瓜籽+黑巧可缓解肌肉痉挛,快走、瑜伽等有氧运动促进内啡肽分泌。长期痛经患者建议每年复查妇科超声,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需每3个月监测CA125。保持腰腹部温暖,使用暖宝宝时注意低温烫伤风险,疼痛评分≥7分应及时就医排除急腹症。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