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毒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,主要病原体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,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。感染后可出现局部症状、皮肤症状、全身症状,甚至危及生命。丹毒容易发生于小腿和面部,其次是足背和腿部,而且有时会出现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。丹毒患者应积极进行治疗,以防止其迁延不愈,增加不良后果。
1、局部症状:典型的病变表现为皮肤出现红斑,边界清楚,表面紧张发亮,并迅速向周围扩展。红斑上面有水疱,水疱内含有透明的液体,通常不破溃,1-2天后皮损中心消退,呈现环状、多环状或地图状;
2、皮肤症状:可出现片状、水肿性红斑,有时存在有色素沉着或脱屑。患者可出现发烧、寒战、头痛、全身不适等症状;
3、全身症状:如恶心、呕吐、发烧、畏寒、头痛等,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血压下降、意识模糊等休克表现;
4、其他:如果不及时治疗丹毒,或存在免疫力低下的情况,则容易导致疾病迁延不愈,或导致各种并发症。
丹毒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青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,还可以使用外用药物进行治疗,如硫酸镁湿敷。如果出现发烧症状,可以用物理降温的方法进行降温,如使用湿毛巾敷额头。如果有脓肿形成,可以进行手术切开引流。同时需积极寻找诱因,如足癣、鼻炎等情况,应予以治疗。建议患者注意个人卫生,不要与他人共用鞋袜,避免进行不洁性行为。平时应加强锻炼,以增强机体免疫力,并注意休息,避免过度劳累。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