婴儿败血症不是血液病。败血症是一种全身感染性疾病,是由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、产生大量毒素而引起的急性严重感染。
一、原因
1.新生儿:由于出生时存在缺陷或母亲患有某些疾病,导致胎儿在子宫内受到感染,从而引起败血症;
2.早产儿:由于胎龄过小,身体各个器官尚未发育成熟,免疫力低下,容易发生感染,进而引发败血症;
3.其他情况:如长期使用抗生素、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等,在机体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,易被细菌入侵并引发败血症。
二、症状
1-3个月的婴儿通常表现为拒食、少动、哭闹不安等症状;4-6个月的婴儿则会出现发热、呕吐、腹泻、咳嗽等症状;7-9个月的婴儿还会出现烦躁不安、抽搐、昏迷等情况。不同类型的败血症还会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,比如肺炎链球菌性败血症可有高热、寒战、呼吸急促、发绀等表现,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败血症可见皮肤红肿、瘀斑、水疱等现象。
三、治疗
对于败血症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,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药物,例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、盐酸万古霉素注射液等。如果病情比较严重,则可能还需要遵医嘱进行输血、补充电解质以及营养支持等处理措施。
建议家长注意观察婴儿的身体变化,并定期带婴儿到医院复查,以便于了解恢复的情况。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,避免着凉感冒,以免影响身体健康。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