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复禾健康百科 > 养生保健 > 亚健康 > 正文

2型糖尿病那些药物能治疗

发布时间: 2023-11-16 09:02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,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,以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利用障碍为主要特征。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糖药物进行治疗,常见的如双胍类、磺脲类、α-糖苷酶抑制剂类以及噻唑烷二酮类等。

1、双胍类:双胍类降糖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肝糖原分解,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而降低血糖,并通过增加外周糖的摄取和利用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。此类药物是2型糖尿病的首选用药,常用药物有盐酸二甲双胍片、盐酸苯乙双胍片等;

2、磺脲类:磺脲类降糖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P-糖原的合成,促进骨骼肌和脂肪等周围组织摄取葡萄糖,减少葡萄糖的分解,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,常用药物有格列齐特缓释片、格列美脲分散片等;

3、α-糖苷酶抑制剂类:主要通过减少肠道吸收葡萄糖,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而降低血糖,常用药物有瑞格列奈片、那格列奈片等;

4、噻唑烷二酮类:通过提高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有效地控制血糖,且不增加胰岛素抵抗。常用药物为盐酸吡格列酮片、盐酸罗格列酮片等;

5、其他:还有磷酸西格列汀片、沙格列汀片等二肽基肽酶-IV抑制剂,恩格列净片、达格列净片等SGLT-2抑制剂这些降糖药。

上述药物从不同方面发挥作用,都能够有效调节血糖,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。如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多饮、多食、多尿、体重减轻等症状时,应及时前往医院内分泌科就诊,进行血糖监测,并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治疗。

免责声明: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,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,其作者观点、内容描述及原创度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涉及用药、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!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有作品内容、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,请发邮件至suggest@fh21.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!
看病要趁早,不等待 不排队,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
扫描左侧二维码,关注微信号:复禾健康,求医更省时更省心

相关推荐

最新发布

2型糖尿病如何药物治疗
2型糖尿病如何药物治疗
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口服降糖药、胰岛素治疗,以及中药治疗等。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,避免自行用药。1、口服降糖药: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包括二甲双胍、阿卡波糖、格列齐特、瑞格列奈等,其中二甲双胍是临床一线用药,适...[详细]
2023-11-14 12:52
2型糖尿病服哪些药物治疗
2型糖尿病服哪些药物治疗
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治疗时,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。常用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、胰岛素等。1.口服降糖药:常用的口服降糖药有二甲双胍、格列齐特、阿卡波糖等。其中二甲双胍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口服降糖药,可以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...[详细]
2023-11-14 06:56
2型糖尿病类的药物治疗
2型糖尿病类的药物治疗
2型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,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者绝对不足而导致。临床常用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包括磺脲类、双胍类、α-糖苷酶抑制剂类以及噻唑烷二酮类等。还可以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。1、磺脲类:包括格列齐特、格列美脲...[详细]
2023-11-16 11:37
2型糖尿病发病的药物治疗
2型糖尿病发病的药物治疗
2型糖尿病发病的药物治疗,主要包括口服降糖药、胰岛素注射等。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,避免自行用药。1、口服降糖药:对于2型糖尿病早期的患者,如果血糖控制不佳,可以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片、阿卡波糖片等口服降糖药物进行治...[详细]
2023-11-13 07:00
2型糖尿病如何用药物治疗
2型糖尿病如何用药物治疗
2型糖尿病患者,通常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糖药物进行治疗,如口服降糖药、胰岛素等。如果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不佳,建议及时就医,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。1、口服降糖药:2型糖尿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二甲双胍片、阿卡波糖片等...[详细]
2023-11-16 12:06
2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药物
2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药物
2型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,主要是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肾脏病变。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、降压药物、利尿剂、免疫抑制剂等进行治疗。1、降糖药物: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,如果血糖控制不佳,则会加重肾脏病变。此...[详细]
2023-11-13 13:10
2型糖尿病非药物治疗原则
2型糖尿病非药物治疗原则
2型糖尿病非药物治疗原则主要包括饮食控制、运动锻炼、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等,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。1.饮食控制:饮食是影响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。建议患者遵循低糖、低脂、高纤维的饮食原则,避免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...[详细]
2023-11-16 12:57
hpv的治疗药物有哪些
hpv的治疗药物有哪些
HPV的治疗药物,主要包括抗巨细胞病毒药物、干扰素、HPV疫苗等。建议患者及时就医,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。1、抗巨细胞病毒药物:抗巨细胞病毒药物临床上主要包括更昔洛韦、膦甲酸钠、阿昔洛韦、利巴韦林等,这些药物可以用来治...[详细]
2023-11-15 10:55
治疗梅毒的药物有哪些
治疗梅毒的药物有哪些
早期梅毒治疗的药物选择有哪些?(1)青霉素类药物:①苄星青霉素G,240万单位,肌注,每周1次,共4次。②普鲁卡因青霉素G,80万单位,每天1次,肌注,连续2周。(2)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其他类抗生素:①四环素,口服,500毫克,每天4...[详细]
2024-03-15 12:13
严重早泄的治疗药物
严重早泄的治疗药物
严重早泄可以通过口服药物进行治疗,如中成药物、西药、外用药物等。建议严重早泄的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,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。一、口服药物:1、中成药物:如六味地黄丸、复方玄驹胶囊等,如果是肾阳虚所导致的早泄,通常还伴有腰膝酸...[详细]
2023-11-16 07:35
优思悦35岁以后能服用吗
35岁以后一般可以服用优思悦,但需经医生评估后使用。优思悦是含有炔雌醇和屈螺酮的短效避孕药,适用于健康女性避孕及调节月经周期,其使用需考虑个体健康状况、药物禁忌及心血管风险等因素。健康女性若无吸烟史、高血压、血栓病史等禁忌症,35岁后...[详细]
2025-10-26 11:18
优思悦21天和28天的区别
优思悦21天和28天的区别主要在于服用周期和药物成分的连续性。21天包装通常为单纯孕激素避孕药,需停药7天;28天包装多为复合避孕药,含7天安慰剂或铁剂片,无须间隔停药。21天包装的避孕药每盒含21片活性药物成分,服用期间需每日固定时...[详细]
2025-10-26 10:41
优思明最忌讳的三个东西
服用优思明期间需严格避免吸烟、抗生素类药物以及葡萄柚汁。优思明是常见的短效避孕药,其主要成分为雌激素和孕激素,这三类物质可能干扰药物代谢或增加血栓风险。1、吸烟吸烟会显著增加优思明使用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。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损伤血管内皮细...[详细]
2025-10-26 10:03
优思明中断了2天怎么办
优思明中断2天需立即补服漏服的药片,并在后续7天内采取额外避孕措施。漏服避孕药可能导致避孕失败,主要与激素水平波动、排卵风险增加等因素有关。漏服1-2片时应在想起后尽快补服1片,即使需同时服用2片。若漏服发生在第一周,妊娠风险较高,需...[详细]
2025-10-26 09:25
优思明止血以后,可以停止服用吗
优思明止血后通常不建议自行停止服用。优思明属于短效避孕药,需按完整周期服用才能维持避孕效果和激素水平稳定。优思明通过外源性雌激素和孕激素调节子宫内膜,突然停药可能导致撤退性出血或异常子宫出血。规范用药需连续服用21天后停药7天,即使出...[详细]
2025-10-26 08:47
优思明止血多久见效
服用优思明后止血通常需要3-5天见效,具体时间与个体差异、出血原因等因素相关。优思明作为短效避孕药,其止血机制主要通过调节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实现。对于激素波动引起的突破性出血,规律用药后3天内激素趋于稳定,子宫内膜逐渐修复,出血量...[详细]
2025-10-26 08:09
优思明长期服用对身体有害吗
优思明长期服用通常对身体无害,但需严格遵医嘱并定期复查。优思明是短效避孕药,主要成分为炔雌醇和屈螺酮,正确使用可有效避孕并调节月经周期。健康女性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优思明,一般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。部分人可能出现轻微恶心、乳房胀痛或点...[详细]
2025-10-26 07:31
优思明有没有催情效果
优思明没有催情效果。优思明是一种短效避孕药,主要成分为炔雌醇和屈螺酮,通过抑制排卵、改变子宫内膜环境及宫颈黏液性状来达到避孕目的,其药理作用与性欲调节无关。优思明作为激素类避孕药,其设计初衷是安全有效地防止妊娠,而非影响性功能或性欲。...[详细]
2025-10-26 06:53
优思明一天中最佳服用时间
优思明通常在每天固定时间服用即可,建议选择睡前或晨起等容易坚持的时间段。正确服用优思明需连续21天每日1片,停药7天后开始下一周期,漏服可能影响避孕效果。优思明作为短效避孕药,其有效性依赖于规律服药时间。药物成分炔雌醇和屈螺酮的半衰期...[详细]
2025-10-26 06:15
优思明四十岁以上可以服用吗
优思明四十岁以上一般可以服用,但需经医生评估个体健康状况后决定。优思明是短效避孕药,主要成分是屈螺酮炔雌醇,适用于健康育龄女性避孕,但对高龄女性可能存在心血管风险。四十岁以上女性若没有吸烟史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血栓病史等禁忌证,且肝功能...[详细]
2025-10-26 05:3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