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复禾健康百科 > 养生保健 > 亚健康 > 正文

糖尿病的并发症都有哪些

发布时间: 2023-11-15 08:42
Scan me!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。临床上表现为“三多一少”典型症状即多尿、多饮、多食和体重减轻,可出现多种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等,以及眼、肾、神经、心脏、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损害、功能减退。

一、急性并发症

1.酮症酸中毒:当胰岛素严重不足或有拮抗胰岛素因素存在时,葡萄糖利用减少而脂肪分解增加,导致血中游离脂肪酸浓度增高,同时由于胰岛素缺乏致肝内脂肪酸堆积,引起脂肪分解加速并大量释放脂肪酸入血,使血中游离脂肪酸浓度进一步升高,二者共同作用形成酮体;

2.高渗性非酮症昏迷:是因严重的高血糖状态所致的脱水、高渗透压环境所引发的临床综合征,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,甚至昏迷。

二、慢性并发症

1.眼病变:包括白内障、青光眼、视网膜病变等,其中视网膜病变又分为微血管瘤、硬性渗出斑、软性渗出斑、黄斑水肿、新生血管、玻璃体积血、视网膜脱落等;

2.肾脏病变:早期无明显表现,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蛋白尿、高血压、水肿等症状,晚期可能发展至肾衰竭;

3.神经病变:主要累及周围神经系统,常见于双足远端对称性麻木、疼痛,也可发生单侧肢体感觉异常、无力等情况;

4.心血管病变:包括大血管病变与微血管病变,前者可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、脑梗死、下肢动脉闭塞等,后者可见糖尿病肾病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;

5.其他:还可能会出现皮肤感染、坏疽、外阴瘙痒、生殖器溃疡、牙龈炎、牙周炎、骨关节病等疾病。

若不及时治疗,还可诱发心肌梗死、脑卒中、失明等不良后果。建议确诊后遵医嘱积极进行规范治疗,控制好血糖水平,预防上述并发症的发生。

看病要趁早,不等待 不排队,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
扫描左侧二维码,关注微信号:复禾健康,求医更省时更省心

相关推荐

最新发布

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都有什么
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都有什么
糖尿病患者出现急性并发症时,常见的有高渗性非酮症昏迷、低血糖反应、乳酸酸中毒等。建议及时就医,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。一、高渗性非酮症昏迷:1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严重缺乏的情况下,由于脱水和高糖毒性作用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而发生高渗...[详细]
2023-11-16 05:30
2型糖尿病都有并发症吗
2型糖尿病都有并发症吗
2型糖尿病患者不一定都有并发症,部分患者可能没有并发症。但随着病程的延长,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。1、微血管病变:如糖尿病肾病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,其中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,也是成年人非外伤性尿...[详细]
2023-11-15 12:10
2型糖尿病都有哪些并发症
2型糖尿病都有哪些并发症
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急性并发症、慢性并发症,以及酮症酸中毒等。建议患者及时就医,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,以免延误病情。1、急性并发症:主要包括低血糖和高渗性昏迷,如果患者没有按时吃饭或用药不当,可能会导致体内血糖水平过低,从而引起低...[详细]
2023-11-14 11:19
2型糖尿病都有什么并发症
2型糖尿病都有什么并发症
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微血管病变、大血管病变、神经系统病变、眼部病变等,建议及时到医院内分泌科就诊,并遵医嘱进行治疗。1、微血管病变: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,容易导致微血管受损,进而引起肾脏病变,如肾小球滤过率下降、蛋...[详细]
2023-11-15 06:14
糖尿病有哪些严重并发症
糖尿病有哪些严重并发症
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较多,包括急性并发症、慢性并发症。其中急性并发症有酮症酸中毒、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等;而慢性并发症则有大血管病变、微血管病变。一、急性并发症1.酮症酸中毒:当血糖过高时,身体无法将葡萄糖转化为能量,此时会分解脂肪来供能,...[详细]
2023-11-16 16:33
糖尿病并发症有什么
糖尿病并发症有什么
糖尿病的并发症较多,包括急性并发症、慢性并发症。其中急性并发症有酮症酸中毒、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等;而慢性并发症则包括大血管病变、微血管病变。一、急性并发症1.酮症酸中毒:当血糖水平过高时,机体不能将葡萄糖转化为能量,导致脂肪分解供能增加...[详细]
2023-11-16 09:31
糖尿病并发症怎么引起
糖尿病并发症怎么引起
糖尿病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种类较多,常见的有大血管病变、微血管病变等。大血管病变主要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有关,而微血管病变则可能由于高糖环境导致。一、大血管病变:1型糖尿病患者通常发病较急,并且起病时多数存在酮症酸中毒的情况,此时可因严重高...[详细]
2023-11-13 11:06
糖尿病如何有并发症
糖尿病如何有并发症
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与血糖控制不佳、治疗不及时等因素有关。根据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不同,可分为轻度并发症和重度并发症。一、原因1.血糖控制不佳: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佳,则容易导致高糖代谢状态持续存在,从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;2.治疗不及时:如...[详细]
2023-11-13 15:45
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有哪些
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有哪些
糖尿病的并发症较多,常见的有急性并发症、慢性并发症。其中急性并发症包括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等;而慢性并发症则主要包括大血管病变、微血管病变以及神经病变。一、急性并发症1.酮症酸中毒:如果血糖控制不佳,则容易导致体内糖代谢紊乱,从而引...[详细]
2023-11-14 13:10
糖尿病都有哪些类型
糖尿病都有哪些类型
糖尿病的类型有1型糖尿病、2型糖尿病以及妊娠期糖尿病等。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其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也会有所不同。一、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被破坏,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所引起的疾病。常见于青少年或儿童时期起病,典型症状表现为三...[详细]
2023-11-15 08:30
40岁停经了是不是老得快
40岁停经了是不是老得快
40岁停经属于卵巢早衰,与自然衰老速度无直接关联,但需警惕骨质疏松、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,应对方法包括激素替代治疗、营养补充、运动调节、心理干预、定期体检。1、激素治疗:卵巢功能衰退导致雌激素骤降是主因。短期补充雌孕激素可缓解潮热盗汗,...[详细]
2025-04-23 06:49
男性精子成活率低是什么原因
男性精子成活率低是什么原因
男性精子成活率低可能由遗传因素、环境毒素暴露、不良生活习惯、生殖系统感染、精索静脉曲张等原因引起。1、遗传因素:染色体异常如克氏综合征或Y染色体微缺失会直接影响精子生成功能。部分男性携带先天性基因缺陷导致生精小管发育不良,需通过基因检...[详细]
2025-04-23 06:47
女性什么时间绝经最佳年龄
女性什么时间绝经最佳年龄
女性最佳绝经年龄通常在45-55岁之间,过早或过晚均需警惕健康风险,影响因素包括遗传、卵巢功能、生活方式、慢性疾病及激素水平。1、遗传因素:绝经年龄与家族遗传显著相关,母亲或姐妹的绝经时间可作为参考。若40岁前绝经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,...[详细]
2025-04-23 06:45
精子在体外水中能存活多久
精子在体外水中能存活多久
精子在体外水中的存活时间通常为几分钟至2小时,具体取决于水质、温度及酸碱度等因素。1、水质影响:自来水中氯含量会快速杀死精子,实验显示0.5ppm氯浓度下精子30秒内失活。蒸馏水因渗透压失衡导致精子细胞破裂,存活时间不超过10分钟。矿...[详细]
2025-04-23 06:43
女人为什么会得干燥综合症
干燥综合症是女性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,主要与遗传因素、激素水平、病毒感染、免疫异常和环境刺激有关。1、遗传因素:家族中有自身免疫疾病史的女性患病风险增加3-5倍,特定基因如HLA-DR3和HLA-DQ2与发病相关。治疗需结合免疫抑制剂...[详细]
2025-04-23 06:40
精子在水里能存活吗
精子在水里能存活吗
精子在水中的存活时间受水温、水质和渗透压影响,通常淡水环境存活不超过5分钟,生理盐水可维持1-2小时活性。1、渗透压差异:精子细胞膜在低渗环境如淡水会因水分内流破裂,高渗环境则导致脱水死亡。实验室常用等渗生理盐水0.9%氯化钠溶液或专...[详细]
2025-04-23 06:38
经前期综合症要警惕四种病
经前期综合症要警惕四种病
经前期综合症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异常、子宫内膜异位症、抑郁症、贫血四种疾病相关,需通过激素检查、心理评估、营养干预等方式排查。1、甲状腺异常甲状腺激素失衡会加剧经前情绪波动和水肿,促甲状腺激素TSH检测可确诊。治疗包括优甲乐调节甲减,甲巯...[详细]
2025-04-23 06:36
精子在高温下能存活吗
精子在高温下能存活吗
精子在高温环境下存活时间显著缩短,高温会导致精子活力下降、DNA损伤甚至死亡,避免长时间暴露于43℃以上环境是保护精子健康的关键。1、温度影响:睾丸正常温度需低于体温2-3℃,持续暴露在43℃以上环境中,精子存活时间不超过30分钟。桑...[详细]
2025-04-23 06:34
经前综合征吃什么药效果好
经前综合征吃什么药效果好
经前综合征可通过药物缓解症状,常用药物包括短效避孕药、抗焦虑药和利尿剂。1、短效避孕药:短效避孕药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改善经前综合征。屈螺酮炔雌醇片能有效减轻乳房胀痛和情绪波动,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可缓解水肿和头痛,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对痤疮和油...[详细]
2025-04-23 06:32
精子的温度是多少
精子的温度是多少
人类精子存活的最佳温度在34-35℃之间,略低于核心体温,阴囊温度调节机制、高温损伤原理、日常行为影响、疾病相关因素、防护与改善措施。1、阴囊调节机制:阴囊通过收缩和松弛调节睾丸温度,寒冷时收缩贴近身体保温,炎热时松弛增加散热。这一机...[详细]
2025-04-23 06: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