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复禾健康百科 > 男性健康 > 前列腺疾病 > 正文

前列腺炎特爱找新郎的“茬儿”

发布时间: 2025-02-04 13:17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有资料显示,20~40岁是前列腺为的高发年龄段。据统计,医院中因前列腺炎而就诊的人数约占男性病人的25%~30%。究其原因,首先是青壮年时期正是男性性功能旺盛期,性活动频繁,在性兴奋的刺激下易导致前列腺的反复充血,诱发炎症。青壮年时期也是前列腺分泌最旺盛的时期,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。

此时假如不留意个人卫生,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其他部位发生感染,病原体就可进进前列腺,引发炎症。前列腺炎中以慢性者多见,其症状复杂,常反复发作,时轻时重。即使用药,细菌往往也难以被彻底杀灭,常“死灰复燃”。还有一部分前列腺炎属于无菌性的,假如采用抗生素治疗,不但不会有疗效,而且患者还将成为抗生素滥用的牺牲品。

“洞房花烛”本是人生一大喜事,可有些新郎偏偏在新婚之际患上了前列腺炎,给本来欢愉的心情徒增一丝烦恼。新婚的兴奋和新鲜感,往往会造成蜜月里性生活的不节制,过度频繁的房事则会使前列腺反复、持续地充血,这正符合无菌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条件。新婚之禧,亲友恭贺,少不了要以酒助兴。酒精乃是前列腺的大敌,可使其迅速充血。大量饮酒,不断刺激,终可导致炎症的发生。

还有过食辛辣美味,盲目服用所谓“壮阳”药物,都可使前列腺充血、水肿,招来疾患。再者,紧张忙碌地操办婚事,疲惫的长途旅行,饥饱失调,冷热无常,使得机体抵抗力下降,易受细菌侵扰。也有的不留意性生活卫生,出现尿道炎症,炎症逆行感染而出现前列腺炎。

还有些男子在婚前已患有慢性前列腺炎,由于以上原因而加重,甚或导致急性前列腺炎。这里忠告诸位新郎,在新婚蜜月的欢乐幸福之余,千万莫忘预防前列腺炎,以免疾病缠身,增添烦恼。

免责声明: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,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,其作者观点、内容描述及原创度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涉及用药、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!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有作品内容、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,请发邮件至suggest@fh21.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!
看病要趁早,不等待 不排队,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
扫描左侧二维码,关注微信号:复禾健康,求医更省时更省心

相关推荐

最新发布

新郎为何易患前列腺炎
新郎为何易患前列腺炎
新婚之夜,本是人生一大喜事,可有些新郎偏偏在新婚之际患上前列腺炎,给本来欢愉的心情徒增一丝烦恼,这种疾病又可称为“蜜月前列腺炎”,主要与新婚男子在这一时期的生活起居有关。新婚的兴奋和新鲜感,往往会造成蜜月里性生活的不节制,过度频繁的房...[详细]
2024-01-06 07:23
割韭菜一茬又一茬
割韭菜一茬又一茬
割韭菜在女性理财领域通常指重复性消费陷阱或投资骗局,需警惕美容预付费、微商囤货、P2P理财等常见形式。高频收割模式主要有虚假宣传、情感绑架、短期高回报诱导、社群洗脑、合同陷阱五种类型。一、虚假宣传部分机构利用女性爱美焦虑,宣称独家专利...[详细]
2025-07-26 15:06
秋天的韭菜一茬不如一茬
秋天的韭菜一茬不如一茬
秋季韭菜品质下降与光照减少、养分流失、病虫害高发、水分管理不当及品种特性有关,可通过调整种植方式、科学施肥、病虫害防治、合理灌溉及选择耐寒品种改善。1、光照不足:秋季日照时间缩短影响韭菜光合作用,导致叶片变薄纤维增多。建议采用透光率高...[详细]
2025-05-15 16:35
贫血爱找哪些人 贫血偏爱的九种人
贫血爱找哪些人 贫血偏爱的九种人
所谓贫血,是指循环血液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最低于正常值的下限。您知道贫血最爱哪些人吗?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贫血偏爱的九种人,大家看看可以自己是否身在其中。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的铁来源于食物:瘦肉、蛋类、动物肝脏、豆类、海带、木耳、香菇等食...[详细]
2024-04-18 15:04
新郎初次性交恐惧该如何是好
新郎初次性交恐惧该如何是好
新婚之前还是处男的男性容易出现性交恐惧症,性交恐惧症者既不是一个严重的性变态者,也不是一个道德败坏、寻花问柳的人,而只是方面的有些失常,原因是比较复杂的。比如有些人在性发育期间未受到正确教育,或者受到某种强烈的刺激,所以不能形成正常的...[详细]
2023-11-13 15:23
新生儿一直张嘴找奶是不是就是饿
新生儿一直张嘴找奶是不是就是饿
新生儿一直张嘴可能是饥饿,但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。如果出现这种情况,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。1、正常现象:由于新生儿胃容量较小且消化能力较弱,在吃母乳或奶粉时容易吸入空气而引起腹胀等不适症状,此时可表现为频繁吸吮手指或其他物品...[详细]
2023-11-16 12:58
新生儿爱用劲该怎么办
新生儿爱用劲该怎么办
通常情况下,新生儿爱用劲可能是正常现象、缺钙等原因导致。如果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,建议家长及时带其就医检查,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。1、正常现象:由于新生儿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,在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出...[详细]
2023-11-15 09:10
特爱出汗,耳鸣且小便赤黄有味是什么症状
特爱出汗,耳鸣且小便赤黄有味是什么症状
特爱出汗、耳鸣且小便赤黄有味可能是由饮食不当等生理性因素引起的,也有可能是阴虚火旺、湿热内盛等原因导致的。建议患者及时就医,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。一、生理性因素如果平时经常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或者长期熬夜,可能会使身体出现上火的情况,从...[详细]
2023-11-16 15:38
新生儿不会吸奶只会张嘴乱找怎么办
新生儿不会吸奶只会张嘴乱找怎么办
如果新生儿出现不会吸奶,只会张嘴乱找的情况时,建议家长先观察宝宝是否伴有其他异常症状。若无明显不适,则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,一般无需特殊处理;但若是由于疾病因素所致,则需及时就医治疗。1、正常情况:部...[详细]
2023-11-15 07:51
邢台治阳痿我找现代
邢台治阳痿我找现代
阳痿在中医中称为阳痿,目前尚无有效根治的药物,但可以通过使用中成药物、中药方剂、物理疗法、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,而目前较为常用的治疗手段有中药、中成药物、物理疗法、手术治疗。1、中药:根据辨证论治,阳痿患者如果辨证属于肾阳虚证,可以选择...[详细]
2024-01-06 06:46
小肚子变大是什么病
小肚子变大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有关,常见原因有肥胖、妊娠、腹水、卵巢囊肿、子宫肌瘤等。建议及时就医检查,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。1、肥胖长期高热量饮食或缺乏运动可能导致腹部脂肪堆积,表现为小腹膨隆但触感柔软。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、...[详细]
2025-09-14 13:50
小肚子变大是啥原因
小肚子变大可能与饮食过量、缺乏运动、胃肠胀气、腹水、子宫肌瘤等因素有关。腹部脂肪堆积、消化系统功能紊乱、妇科疾病或腹腔积液等均可能导致腹部膨隆,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。1、饮食过量长期高热量饮食或暴饮暴食会导致脂肪在腹部堆积。过多摄入精制...[详细]
2025-09-14 13:12
小肚子变大什么情况
小肚子变大可能与饮食过量、缺乏运动、激素变化、胃肠胀气或妇科疾病等因素有关。常见原因主要有体重增加、腹型肥胖、便秘、妊娠、子宫肌瘤、卵巢囊肿等。1、体重增加长期摄入高热量食物且运动不足会导致脂肪堆积,腹部脂肪增多会使小肚子明显凸起。建...[详细]
2025-09-14 12:34
小肚越来越大什么是什么病
小腹逐渐增大可能与肥胖、腹胀、妇科疾病、泌尿系统疾病或肿瘤等健康问题有关。常见原因包括内脏脂肪堆积、盆腔炎、子宫肌瘤、卵巢囊肿、前列腺增生、结肠胀气等,需结合伴随症状综合判断。1、内脏脂肪堆积长期久坐、高糖高脂饮食会导致内脏脂肪沉积,...[详细]
2025-09-14 11:56
小肚下坠是什么原因引起的
小腹下坠感可能由盆腔炎、子宫脱垂、泌尿系统感染、肠易激综合征、卵巢囊肿等原因引起。该症状通常与生殖系统疾病、泌尿系统异常或胃肠功能紊乱有关,需结合具体伴随症状判断病因。1、盆腔炎盆腔炎是女性常见生殖系统感染,多由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等病...[详细]
2025-09-14 11:18
小肚孑坠胀是什么原因
小肚子坠胀可能与盆腔炎、肠易激综合征、尿路感染、卵巢囊肿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有关。该症状通常由炎症、器官病变或功能紊乱引起,表现为下腹压迫感、隐痛或胀痛,可能伴随排尿异常、月经不调等。1、盆腔炎盆腔炎多由细菌上行感染导致,常见症状为...[详细]
2025-09-14 10:41
小肚变大是怎么回事怎么办
小肚变大可能与饮食过量、缺乏运动、激素变化、胃肠胀气、腹水等原因有关,可通过调整饮食、增加运动、药物治疗、穿刺引流、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,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干预。1、饮食过量长期高热量饮食导致脂肪堆积是常见原因。过...[详细]
2025-09-14 10:03
小肚变大了怎么办
小肚变大了可通过调整饮食、增加运动、改善生活习惯、控制压力和就医检查等方式改善。小肚变大通常由饮食过量、缺乏运动、代谢减慢、激素失调和疾病等因素引起。1、调整饮食减少高热量、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,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比例。避免暴饮...[详细]
2025-09-14 09:25
小肚变大的原因分析
小肚变大的原因主要有腹型肥胖、胃肠胀气、妊娠、腹水、盆腔肿瘤等。长期久坐、高糖高脂饮食、激素水平变化或疾病因素均可能导致腹部脂肪堆积或体积增大。1、腹型肥胖内脏脂肪堆积是成年人群小腹突出的常见原因。长期缺乏运动配合过量热量摄入,会使脂...[详细]
2025-09-14 08:47
小便坠胀感是怎么回事
小便坠胀感是怎么回事
小便坠胀感可能由尿路感染、前列腺炎、膀胱过度活动症、泌尿系统结石、盆腔肌肉紧张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抗感染治疗、药物缓解、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改善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,避免延误病情。1、尿路感染细菌侵入尿道或膀胱可能导致尿频尿急伴坠胀感,...[详细]
2025-09-14 08: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