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发烧拉稀怎么回事
宝宝发烧拉稀可能由肠道病毒感染、细菌性肠炎、饮食不当、腹部受凉、乳糖不耐受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补液治疗、调整饮食、物理降温、药物治疗、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。
1、肠道病毒感染
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是婴幼儿腹泻伴发热的常见原因。病毒通过污染的手或食物传播,损伤小肠黏膜导致水样便,可能伴随呕吐和低热。发病初期可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,体温超过38.5摄氏度时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。病毒性腹泻通常持续3-7天自愈,家长需注意观察尿量和精神状态。
2、细菌性肠炎
沙门氏菌或大肠杆菌感染可引起黏液脓血便伴高热,可能与进食不洁食物有关。患儿可能出现腹痛、里急后重等症状,粪便检查可见白细胞。轻症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,重症需用头孢克肟颗粒抗感染。家长需将患儿粪便及时送检,发热期间避免食用高糖食物加重腹泻。
3、饮食不当
突然转换奶粉品牌、添加新辅食或过量进食生冷食物可能引发消化功能紊乱。表现为大便酸臭含奶瓣,体温多在38摄氏度以下。建议暂停添加新食物,母乳喂养者母亲需清淡饮食,配方奶喂养可暂时稀释奶粉浓度。可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。
4、腹部受凉
夜间踢被或穿衣过少导致肠蠕动加快,可能引起绿色稀便伴低热。腹部触诊发凉,通常无呕吐症状。可用暖水袋热敷腹部,注意水温不超过40摄氏度,同时穿着棉质肚围。若12小时内症状未缓解需排除其他病因。
5、乳糖不耐受
继发于腹泻后的肠黏膜损伤可能导致暂时性乳糖酶缺乏,表现为进食奶制品后腹胀腹泻加重。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,或遵医嘱补充乳糖酶颗粒。母乳喂养者可尝试前奶后奶分开喂养,减少乳糖摄入量。
家长应记录患儿24小时出入量,观察有无眼窝凹陷、皮肤弹性下降等脱水表现。发热期间保持室温22-24摄氏度,穿宽松透气衣物。腹泻停止后逐渐恢复饮食,先从米汤、苹果泥等低渣食物开始。若出现持续高热、血便、抽搐或8小时无尿等情况需立即就医。恢复期可适当补充锌制剂帮助肠黏膜修复。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×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推荐阅读
7.33万次播放
7.29万次播放
7.07万次播放
6.51万次播放
6.87万次播放
相关文章
专业医生团队提供
免费就医指导
热门问题
- 1 牙缝有时痒是怎么回事
- 2 儿童嘴巴长泡怎么办
- 3 每天放屁多是肠癌吗
- 4 孕妇吃什么宝宝眼睛大
- 5 尿尿疼是怎么回事
- 6 打狂犬疫苗期间能同房吗
- 7 后背疼痛部位对照
- 8 孩子为什么会得肠系膜淋巴结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