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脚踝后侧疼痛是什么原因
右脚踝后侧疼痛可能与跟腱炎、踝关节滑膜炎、腓骨肌腱炎、距骨后突综合征或痛风性关节炎等原因有关。该症状通常由运动损伤、慢性劳损、炎症反应或代谢异常等因素诱发,表现为局部肿胀、活动受限或按压痛等。
1、跟腱炎
跟腱炎是跟腱及周围组织的无菌性炎症,多因跑步、跳跃等重复性动作导致跟腱过度牵拉。患者常出现晨起脚跟僵硬、运动后疼痛加剧,可能伴随局部发热或增粗。急性期需冰敷并减少负重,可遵医嘱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、洛索洛芬钠片或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缓解症状。
2、踝关节滑膜炎
踝关节滑膜受到外伤或感染刺激时可引发炎症,表现为关节腔积液和活动时摩擦感。长期穿不合脚鞋子或踝关节扭伤未彻底恢复易诱发,可能伴有皮肤发红和关节弹响。建议佩戴护踝制动,医生可能推荐塞来昔布胶囊、依托考昔片或局部注射玻璃酸钠。
3、腓骨肌腱炎
腓骨肌腱在踝后外侧走行,反复内翻动作可能导致肌腱鞘水肿。常见于扁平足患者或篮球等变向运动爱好者,疼痛多向足外侧放射,上下楼梯时加重。可通过肌效贴固定减轻负荷,配合使用酮洛芬肠溶胶囊、布洛芬乳膏或体外冲击波治疗。
4、距骨后突综合征
距骨后缘与跟骨撞击引发的慢性疼痛,多见于芭蕾舞者或长期踮脚作业人群。踝关节背屈时疼痛明显,可能伴随咔哒声。X线检查可见距骨后突增生,急性发作期需限制踝部活动,必要时行关节镜下滑膜清理术。
5、痛风性关节炎
尿酸结晶沉积在踝关节可引发剧烈红肿热痛,常于夜间突发,伴皮肤发亮和敏感拒碰。高嘌呤饮食或饮酒易诱发,需检测血尿酸水平。急性期可使用秋水仙碱片、非布司他片或苯溴马隆片,日常需控制海鲜和动物内脏摄入。
建议避免长时间行走或站立,选择足弓支撑良好的鞋子,运动前充分热身踝关节。每日可进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,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明显肿胀时应尽早就医。夜间睡眠时可垫高患肢减轻水肿,热敷温度不宜超过40℃以免加重炎症。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×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推荐阅读
5.85万次播放
5.54万次播放
5.93万次播放
5.84万次播放
5.51万次播放
5.43万次播放
5.82万次播放
相关文章
专业医生团队提供
免费就医指导
热门问题
- 1 牙缝有时痒是怎么回事
- 2 儿童嘴巴长泡怎么办
- 3 每天放屁多是肠癌吗
- 4 孕妇吃什么宝宝眼睛大
- 5 尿尿疼是怎么回事
- 6 打狂犬疫苗期间能同房吗
- 7 后背疼痛部位对照
- 8 孩子为什么会得肠系膜淋巴结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