祛湿气的药有哪些
祛湿气可遵医嘱使用参苓白术散、藿香正气水、五苓散、二妙丸、香砂六君丸等药物。湿气重可能与脾胃虚弱、外感湿邪等因素有关,通常表现为头身困重、食欲不振、大便黏腻等症状。
1、参苓白术散
参苓白术散由人参、茯苓、白术等组成,具有补脾胃、益肺气的功效,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湿气重,症状可见食少便溏、气短咳嗽等。该药能通过健脾渗湿改善水湿停滞,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。
2、藿香正气水
藿香正气水含广藿香、紫苏叶等成分,可解表化湿、理气和中,常用于外感风寒或暑湿导致的恶心呕吐、腹泻腹胀。其芳香化湿作用对夏季贪凉饮冷引发的湿气症状效果显著,酒精过敏者慎用。
3、五苓散
五苓散以泽泻、猪苓为主药,能利水渗湿、温阳化气,主治膀胱气化不利引起的水肿、小便不利。对于湿浊内停导致的头晕目眩、口渴不欲饮有调节作用,肾病患者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
4、二妙丸
二妙丸由苍术、黄柏配伍而成,擅长清热燥湿,针对湿热下注所致的足膝红肿、白带黄稠等症。其苦寒特性可清除下焦湿热,脾胃虚寒者应搭配温中药物使用避免腹泻。
5、香砂六君丸
香砂六君丸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入木香、砂仁,侧重健脾和胃、祛湿化痰,适合湿阻中焦引起的脘腹胀满、嗳气吞酸。丸剂剂型便于长期调理慢性脾胃湿滞,服用时可用生姜汤送服增强药效。
祛湿需结合生活调理,建议避免久居潮湿环境,适量食用薏苡仁、赤小豆等利水食材,忌食肥甘厚味。湿气重伴随持续水肿或体重骤增时,应及时就医排查肾病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潜在疾病,所有药物均须经中医辨证后使用,不可自行配伍。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×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推荐阅读
1.68万次播放
1.76万次播放
1.59万次播放
1.66万次播放
1.5万次播放
1.15万次播放
1.4万次播放
相关文章
专业医生团队提供
免费就医指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