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烧后手抖什么原因引起的
发烧后手抖可能与体温调节异常、电解质紊乱、感染性神经系统反应、药物副作用或基础疾病发作等因素有关。常见原因主要有高热惊厥、低钙血症、脑炎、药物不良反应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。若伴随意识障碍或持续不缓解,需立即就医。
1. 高热惊厥
儿童体温超过38.5℃时可能因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引发全身肌肉抽搐,表现为突发性手抖伴意识丧失。发作时需保持呼吸道通畅,避免误吸,可遵医嘱使用地西泮注射液或苯巴比妥片控制症状。高热期间建议家长采用温水擦浴辅助退热,并监测体温变化。
2. 低钙血症
发热导致大量出汗或摄入不足时,血钙水平下降可能引发手足搐搦。患者除手抖外还可出现口周麻木、腓肠肌痉挛。需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纠正,日常可适量补充碳酸钙D3片。发热期间应注意维持水分及电解质平衡。
3. 感染性神经系统反应
病毒性脑炎或脑膜炎早期可能出现发热伴细微震颤,随病情进展可发展为意向性震颤。需通过腰椎穿刺明确诊断,治疗需使用阿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抗病毒,配合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。出现颈强直或呕吐需立即就诊。
4. 药物不良反应
服用含麻黄碱的复方感冒药可能诱发交感神经兴奋,表现为手指细微震颤伴心悸。停药后症状多自行消失,必要时可更换为酚麻美敏片等替代药物。用药期间避免饮用含咖啡因饮料加重症状。
5.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
既往甲亢患者发热时甲状腺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加剧静止性震颤,伴多汗、心率增快。需复查甲状腺功能,调整甲巯咪唑片剂量,急性期可短期使用普萘洛尔片控制症状。发热期间应避免摄入含碘食物。
发热后手抖患者应保持环境安静,避免声光刺激诱发抽搐。建议记录手抖发作频率、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,就诊时提供详细病史。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1片营养神经,体温正常后仍有震颤需排查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病变。日常注意监测基础疾病指标,避免脱水及过度疲劳。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×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推荐阅读
3.58万次播放
4.3万次播放
3.89万次播放
4.52万次播放
3.58万次播放
相关文章
专业医生团队提供
免费就医指导
热门问题
- 1 牙缝有时痒是怎么回事
- 2 儿童嘴巴长泡怎么办
- 3 每天放屁多是肠癌吗
- 4 孕妇吃什么宝宝眼睛大
- 5 尿尿疼是怎么回事
- 6 打狂犬疫苗期间能同房吗
- 7 后背疼痛部位对照
- 8 孩子为什么会得肠系膜淋巴结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