卡他性中耳炎能自愈吗
卡他性中耳炎部分患者可能自愈,但多数需干预治疗。卡他性中耳炎又称分泌性中耳炎,主要表现为耳闷、听力下降、耳内积液,通常由咽鼓管功能障碍、上呼吸道感染、过敏反应等因素引起。
部分患者可通过自身免疫调节或咽鼓管功能恢复实现自愈,常见于轻度症状且无继发感染的情况。例如儿童因腺样体肥大引起的短暂性咽鼓管阻塞,在腺样体萎缩后症状可能自行缓解。成人因感冒导致的短暂性咽鼓管水肿,待炎症消退后耳内积液可能逐渐吸收。这类患者通常仅有轻微耳闷感,听力下降不明显,观察1-2周症状可改善。
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耳痛、发热等感染征象,通常无法自愈需医疗干预。长期积液可能导致鼓膜粘连、中耳结构损伤,甚至发展为慢性中耳炎。儿童患者未及时治疗可能影响语言发育。此时需通过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黏膜水肿,口服黏液溶解剂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积液排出,必要时行鼓膜穿刺或置管术引流。
建议出现耳闷症状时避免用力擤鼻或潜水等增加中耳压力的行为,可尝试咀嚼口香糖促进咽鼓管开放。若症状持续或加重,应及时至耳鼻喉科就诊,通过耳内镜、声导抗测试明确病情。儿童患者家长需关注其对声音反应是否迟钝,避免长期积液影响听力发育。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×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推荐阅读
7.23万次播放
6.76万次播放
6.42万次播放
7.32万次播放
6.75万次播放
6.6万次播放
相关文章
专业医生团队提供
免费就医指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