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肺炎怎么引起的
小儿肺炎可能由病毒感染、细菌感染、支原体感染、吸入性因素、免疫缺陷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抗感染治疗、氧疗、雾化吸入、补液支持、物理降温等方式治疗。
1、病毒感染
呼吸道合胞病毒或流感病毒等病原体侵入肺部后,可能引发病毒性肺炎。患儿通常表现为突发高热、刺激性干咳,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。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、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抗病毒药物,配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缓解气道炎症。家长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避免交叉感染。
2、细菌感染
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感染可能导致细菌性肺炎,常见症状包括咳黄脓痰、呼吸急促伴胸痛。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、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,配合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稀释痰液。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体温变化,及时更换汗湿衣物。
3、支原体感染
肺炎支原体感染好发于学龄期儿童,表现为阵发性剧烈咳嗽伴头痛,胸片可见斑片状阴影。临床常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、罗红霉素颗粒等大环内酯类药物,配合氨溴索口服溶液祛痰。患儿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,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食物。
4、吸入性因素
婴幼儿喂奶时呛咳或胃食管反流可能导致乳汁吸入性肺炎,表现为喂养后突发青紫、呛咳。需立即采用头低脚高位拍背,必要时用生理盐水洗胃。预防应注意喂养姿势,奶嘴孔大小适宜,喂食后竖抱拍嗝20分钟。
5、免疫缺陷
先天性免疫球蛋白缺乏或营养不良患儿易发生反复肺炎,可能伴随生长发育迟缓。除规范抗感染治疗外,需补充维生素AD滴剂、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调节免疫。家长需定期接种流感疫苗,避免带患儿前往人群密集场所。
保持患儿居室湿度在50%-60%,每日开窗通风2-3次。饮食宜清淡,少量多餐,适当增加梨汁、百合粥等润肺食物。恢复期可进行抚触按摩促进排痰,但需避免剧烈活动。若出现呼吸频率超过40次/分、指甲发绀或精神萎靡,应立即就医。注意与呼吸道感染家庭成员隔离,餐具毛巾专人专用,玩具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。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×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推荐阅读
1.79万次播放
1.33万次播放
1.68万次播放
1.73万次播放
1.69万次播放
相关文章
专业医生团队提供
免费就医指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