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肠套叠症状及治疗
儿童肠套叠主要表现为腹痛、呕吐、血便等症状,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、手术复位等方式治疗。肠套叠通常由肠道蠕动异常、肠道感染、肠道息肉等因素引起,建议及时就医。
1、腹痛
儿童肠套叠早期症状为阵发性腹痛,疼痛剧烈且反复发作,患儿常表现为哭闹不安、双腿屈曲。腹痛可能与肠道蠕动节律紊乱有关,导致近端肠管套入远端肠腔。家长需密切观察腹痛发作频率,若腹痛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其他症状,应立即就医。临床常用空气灌肠复位治疗,严重时需手术干预。
2、呕吐
肠套叠患儿在腹痛后可能出现呕吐,初期为胃内容物,后期可含有胆汁。呕吐与肠道梗阻导致内容物无法通过有关。家长需注意防止误吸,保持患儿侧卧位。治疗需解除肠套叠,轻度病例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,严重者需行肠切除吻合术。
3、血便
肠套叠进展期可出现果酱样血便,由肠壁缺血坏死和黏膜出血导致。血便通常出现在发病后数小时至一天内,家长发现血便应立即送医。治疗需根据套叠程度选择,早期可尝试非手术复位,晚期缺血严重时需手术切除坏死肠段。
4、腹部包块
部分患儿可在右上腹触及腊肠样包块,质地较硬且有压痛。包块由套叠的肠段形成,随着病情进展可能移位。家长不应自行按压包块,需由专业医生评估。治疗首选空气灌肠复位,失败后考虑腹腔镜或开腹手术。
5、精神萎靡
肠套叠晚期患儿精神差、面色苍白、反应迟钝,提示可能出现休克。这与肠道缺血、脱水、电解质紊乱有关。家长需立即送急诊救治。治疗需快速补液纠正休克,同时进行手术复位或肠切除,术后需监护治疗。
儿童肠套叠起病急骤,家长发现相关症状应即刻就医,避免延误治疗导致肠坏死。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,避免肠道感染;合理添加辅食,减少肠道刺激;关注排便情况,及时发现异常。治疗后需遵医嘱复查,观察有无复发迹象,短期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,逐步恢复正常饮食。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×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推荐阅读
3.49万次播放
3.96万次播放
3.18万次播放
相关文章
专业医生团队提供
免费就医指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