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腔炎症状及治疗方法
口腔炎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红肿、疼痛、溃疡等症状,可通过保持口腔卫生、局部用药、口服药物、物理治疗、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。口腔炎通常由病毒感染、细菌感染、免疫因素、创伤刺激、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。
1、保持口腔卫生
每日使用软毛牙刷清洁牙齿,避免损伤黏膜。进食后可用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,减少食物残渣滞留。避免辛辣、过烫食物刺激溃疡面,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。儿童口腔炎需家长协助清洁,使用儿童专用含漱液时注意防止误吞。
2、局部用药
溃疡面可涂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,疼痛明显时使用复方苯佐卡因凝胶局部麻醉。真菌性口腔炎需涂抹制霉菌素口腔贴片,病毒感染引起者可喷涂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。用药前需清洁创面,涂抹后半小时内避免进食饮水。
3、口服药物
细菌感染需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,病毒感染可使用利巴韦林颗粒。免疫功能异常患者可遵医嘱服用转移因子口服溶液,营养不良者补充维生素B2片和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。胃食管反流导致的口腔炎需配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原发病。
4、物理治疗
顽固性溃疡可采用低能量激光照射,每次照射溃疡面1-2分钟,促进黏膜修复。放射性口腔炎可使用冷光治疗仪缓解疼痛,配合超声波雾化吸入保持黏膜湿润。治疗期间避免说话过多,减少黏膜摩擦。
5、手术治疗
长期不愈的深大溃疡需手术切除后病理检查,排除癌变可能。口腔黏膜白斑伴重度不典型增生者需行黏膜切除术,术后定期复查。颌骨坏死导致的化脓性口腔炎需清创引流,必要时行死骨摘除术。
口腔炎患者应保证每日饮水1500-2000毫升,避免酸性饮料刺激创面。饮食选择鸡蛋羹、山药粥等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,禁烟酒及槟榔。保持规律作息,压力过大可能诱发复发性口腔溃疡。出现发热、溃疡持续两周未愈、影响进食等情况需及时就医,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控制血糖以防感染加重。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×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推荐阅读
7934次播放
360次播放
7934次播放
7934次播放
相关文章
专业医生团队提供
免费就医指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