压力性尿失禁怎么治疗
压力性尿失禁可通过盆底肌训练、电刺激治疗、药物治疗、尿道中段悬吊术、注射填充剂等方式治疗。压力性尿失禁通常由盆底肌松弛、尿道括约肌功能减退、妊娠分娩损伤、肥胖、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原因引起。
1、盆底肌训练
盆底肌训练是改善轻度压力性尿失禁的首选方法,通过重复收缩肛门和阴道周围肌肉群增强盆底支撑力。建议每天进行3组凯格尔运动,每组收缩10-15次,每次持续5-10秒。持续训练2-3个月后,约半数患者症状可明显改善。训练时需避免腹肌和臀部肌肉代偿性收缩,准确隔离盆底肌群是关键。
2、电刺激治疗
电刺激治疗适用于自主训练困难或中重度患者,通过电极刺激盆底神经肌肉引发节律性收缩。治疗需在医院使用专业设备,每周2-3次,10-15次为1疗程。该方法能唤醒休眠的运动神经元,改善肌肉募集能力,尤其适合产后6个月内女性。可能出现轻微刺痛感,但通常可耐受。
3、药物治疗
药物治疗常用盐酸米多君片、雌激素软膏、度洛西汀肠溶片等。盐酸米多君通过激动α肾上腺素受体增加尿道闭合压,但可能引起血压升高;局部雌激素可改善尿道黏膜萎缩;度洛西汀能增强尿道括约肌收缩反射。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,注意监测心悸、头晕等不良反应。
4、尿道中段悬吊术
尿道中段悬吊术是治疗重度压力性尿失禁的标准术式,采用聚丙烯吊带在尿道中段形成支撑。手术创伤小,术后1-2天可拔除导尿管,控尿有效率超过80%。可能出现排尿困难、吊带侵蚀等并发症,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3个月。微创术式包括TVT、TOT等,根据解剖特点选择。
5、注射填充剂
注射填充剂适用于年老体弱不耐受手术者,将胶原蛋白或透明质酸等材料注入尿道周围增加闭合压力。效果维持6-12个月需重复注射,可能出现短暂尿潴留。操作在门诊局部麻醉下完成,术后24小时内限制液体摄入。该方法对固有括约肌缺陷型效果较好。
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应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,避免长期咳嗽或便秘增加腹压。日常可穿着专用吸水护垫,减少咖啡因及碳酸饮料摄入。建议记录排尿日记评估症状变化,合并急迫性尿失禁时需配合膀胱训练。绝经后女性在医生指导下可短期使用阴道雌激素制剂改善黏膜状态。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,应及时转诊泌尿外科评估手术指征。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×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推荐阅读
1.27万次播放
1.02万次播放
9265次播放
6784次播放
相关文章
专业医生团队提供
免费就医指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