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糖偏低是什么原因
血糖偏低可能由胰岛素分泌异常、饮食不规律、药物副作用、肝肾功能障碍、过度运动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调整饮食、监测血糖、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。建议及时就医,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干预。
1、胰岛素分泌异常
胰岛β细胞瘤或糖尿病患者注射过量胰岛素可能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。这种情况通常伴随心悸、出汗等低血糖反应。治疗需手术切除肿瘤或调整胰岛素剂量,常用药物包括葡萄糖注射液、胰高血糖素鼻用粉雾剂等。患者应避免空腹运动并随身携带糖果应急。
2、饮食不规律
长时间未进食或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会使血糖来源中断。常见于减肥人群或工作繁忙者,表现为餐前头晕、手抖。需定时定量进食,选择升糖指数适中的全麦面包、燕麦等食物。严重时可口服葡萄糖片,但须避免长期依赖。
3、药物副作用
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本脲片、水杨酸盐等药物可能引发药物性低血糖。多发生在用药后3-4小时,伴随嗜睡、视物模糊。需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,服药后及时进餐。使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等长效胰岛素时需特别注意监测夜间血糖。
4、肝肾功能障碍
肝硬化、慢性肾炎等疾病会影响糖原分解和葡萄糖异生功能。这类患者空腹血糖常低于3.9mmol/L,可能出现意识模糊。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可静脉注射50%葡萄糖注射液,日常需少量多餐,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。
5、过度运动
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可能加速葡萄糖消耗,常见于运动员或健身爱好者。运动后6-12小时仍可能出现迟发性低血糖。建议运动前补充香蕉等碳水化合物,运动中每30分钟饮用含糖饮料。发生症状时立即停止运动并进食。
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,每日进食5-6餐且每餐含适量主食。运动前后监测血糖,避免空腹运动超过30分钟。随身携带快速升糖食品如果汁、糖果,出现冷汗、心慌等先兆时立即进食15克碳水化合物。定期复查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,糖尿病患者应记录血糖变化供医生调整治疗方案。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者需多学科协作管理。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×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推荐阅读
4.39万次播放
4.87万次播放
4.55万次播放
相关文章
专业医生团队提供
免费就医指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