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腹泻的危害是什么
慢性腹泻可能引发营养不良、电解质紊乱、免疫力下降等危害。慢性腹泻通常由肠道感染、肠易激综合征、炎症性肠病、乳糖不耐受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原因引起,长期腹泻会导致水分和营养物质大量流失,影响机体正常功能。
慢性腹泻持续超过四周可能造成消化吸收功能障碍。腹泻期间肠道蠕动加快,食物在消化道停留时间缩短,导致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吸收不足。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、肌肉萎缩、维生素缺乏等症状。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,孕妇可能影响胎儿营养供给。
电解质失衡是慢性腹泻常见并发症。频繁排便会使钠、钾、氯等电解质随体液大量丢失。低钾血症可导致肌无力、心律失常,严重时可能引发室性心动过速。低钠血症可能引起头痛、嗜睡、意识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。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相关并发症。
长期腹泻会削弱机体免疫防御能力。肠道黏膜屏障受损后,病原体更容易侵入体内。免疫球蛋白A分泌减少,肠道菌群失调,都可能增加感染风险。患者可能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、尿路感染等机会性感染。免疫功能低下还可能影响疫苗接种效果。
慢性腹泻可能诱发或加重其他器官病变。脱水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,严重时可能引发急性肾损伤。长期营养缺乏可能影响肝脏代谢功能。电解质紊乱可能干扰心脏电生理活动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肛周皮肤糜烂、痔疮加重等局部并发症。
慢性腹泻患者需注意饮食调理,选择低脂、低纤维、易消化的食物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。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,可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。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过度劳累。建议记录排便情况和饮食内容,就医时提供详细病史。若出现明显消瘦、持续发热、血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。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×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推荐阅读
2.24万次播放
1.64万次播放
1.56万次播放
2.16万次播放
1.55万次播放
相关文章
专业医生团队提供
免费就医指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