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致低血糖的原因和危害
低血糖可能由胰岛素使用过量、饮食不规律、剧烈运动、肝肾功能异常、胰岛细胞瘤等因素引起,严重时可导致意识障碍、脑损伤甚至死亡。
1、胰岛素使用过量
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或服用降糖药物过量时,可能引发低血糖。典型表现为心悸、出汗、手抖等症状。需立即进食含糖食物,严重时需静脉注射葡萄糖。常用药物包括葡萄糖注射液、胰高血糖素注射液等。
2、饮食不规律
长时间空腹或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会导致血糖下降。常见于减肥人群、饮食失调患者,可能伴随头晕、乏力。建议定时定量进食,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、全麦面包等维持血糖稳定。
3、剧烈运动
高强度运动后未及时补充能量可能诱发低血糖。运动时肌肉大量消耗血糖,若储备不足会出现冷汗、视物模糊。运动前后应适量补充碳水化合物,如香蕉、运动饮料等。
4、肝肾功能异常
肝脏糖原储备不足或肾脏糖异生功能受损时,机体调节血糖能力下降。常见于肝硬化、慢性肾病患者,可能伴随黄疸、水肿。需治疗原发病,必要时使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等药物。
5、胰岛细胞瘤
胰岛素自主分泌过多的胰岛细胞瘤是低血糖罕见病因。表现为空腹发作性意识模糊,确诊需结合胰岛素检测和影像学检查。治疗需手术切除肿瘤,术前可使用二氮嗪口服混悬液控制症状。
预防低血糖需规律监测血糖,随身携带糖果等速效糖源。糖尿病患者应严格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,避免空腹饮酒。出现反复低血糖发作或意识障碍时须立即就医,长期未纠正的低血糖可导致不可逆脑损伤。日常建议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复合碳水化合物,如杂粮、豆类等,有助于维持血糖平稳。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×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推荐阅读
6.1万次播放
6.14万次播放
6.3万次播放
6.04万次播放
相关文章
专业医生团队提供
免费就医指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