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急性肠胃炎怎么回事
宝宝急性胃肠炎可能由病毒感染、细菌感染、饮食不当、过敏反应、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补液治疗、调整饮食、药物治疗、肠道菌群调节、密切观察等方式治疗。
1、病毒感染
轮状病毒、诺如病毒等是常见病原体,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,宝宝可能出现水样腹泻、呕吐、低热等症状。治疗以预防脱水为主,可口服补液盐散Ⅲ,无须使用抗生素。家长需注意宝宝尿量变化,腹泻期间暂停乳制品喂养。
2、细菌感染
沙门氏菌、志贺氏菌等可能污染辅食或饮用水导致感染,典型表现为黏液脓血便伴腹痛。确诊需粪便培养,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、蒙脱石散等药物。家长需对奶瓶餐具彻底消毒,避免给宝宝食用生冷食物。
3、饮食不当
过早添加高糖高脂辅食、食物变质或喂养过量可能刺激胃肠黏膜,引发非感染性炎症。症状以腹胀、蛋花样便为主。建议暂停添加新辅食,改用米汤、苹果泥等低渣饮食。哺乳期母亲需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4、过敏反应
牛奶蛋白、鸡蛋等食物过敏可能诱发免疫性肠炎,常伴有湿疹、血丝便等表现。需改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喂养,严重者可短期使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调节免疫。家长应记录饮食日记帮助排查过敏原。
5、寄生虫感染
蓝氏贾第鞭毛虫等寄生虫多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环境,可引起慢性腹泻伴营养不良。确诊需粪便镜检,治疗需使用阿苯达唑颗粒等驱虫药。家长需加强宝宝手部清洁,避免接触污染水源。
患病期间家长应记录宝宝排便次数、性状及尿量,按医嘱配制补液溶液。恢复期遵循由稀到稠、由少到多原则逐步恢复饮食,优先选择蒸苹果、焦米粥等易消化食物。注意臀部护理预防尿布疹,便后及时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氧化锌软膏。如出现持续高热、精神萎靡、血便等情况需立即就医。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×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推荐阅读
7.2万次播放
6.83万次播放
7.06万次播放
6.6万次播放
6.97万次播放
相关文章
专业医生团队提供
免费就医指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