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
甲肝主要通过粪-口途径传播,具体方式包括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、接触感染者排泄物、与感染者密切接触等。甲型肝炎病毒具有较强传染性,需重点防范饮食卫生与个人防护。
1. 饮食传播
食用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是主要传播途径。病毒可通过受污染的贝类、生冷食物、未洗净的蔬菜水果等进入人体。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如牡蛎、蛤蜊等风险较高,因病毒可在其体内富集。水源污染后未经煮沸直接饮用也可能导致传播。
2. 接触传播
直接接触感染者排泄物或污染物后未彻底清洁双手,再经口摄入病毒可造成感染。常见于托幼机构、养老院等集体场所,或家庭成员间的密切接触。病毒在环境中可存活较长时间,门把手、玩具等物品表面污染后可能成为间接传播媒介。
3. 性行为传播
与感染者发生肛-口接触的性行为可能传播病毒。男男性行为者因特定性行为方式风险较高。病毒可通过黏膜接触或微小破损进入人体,需采取保护措施降低传播概率。
4. 血液传播
在病毒血症期通过输血或共用注射器可能传播,但概率较低。现代血库筛查已大幅降低输血传播风险,静脉吸毒者共用针具仍存在潜在传染可能。母婴垂直传播极为罕见。
5. 其他途径
医务工作者接触感染者排泄物或血液时若防护不足可能职业暴露。灾后环境卫生恶化、人口密集区域易发生暴发流行。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后病毒排出时间可能延长,增加传播风险。
预防甲肝需重视饮食安全,避免生食贝类与不洁饮水,处理食物前及如厕后规范洗手。高危人群可接种甲肝疫苗获得免疫力。出现黄疸、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,感染者应隔离至传染期结束。集体单位发生病例时需加强环境消毒与健康监测。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×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推荐阅读
4.34万次播放
4.96万次播放
4.21万次播放
4.74万次播放
4.81万次播放
4.7万次播放
相关文章
专业医生团队提供
免费就医指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