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提前判断幼儿急疹
幼儿急疹可通过观察发热特点、皮疹特征、伴随症状、发病年龄及实验室检查等方式提前判断。幼儿急疹通常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引起,多见于6-24月龄婴幼儿。
1、发热特点
幼儿急疹的发热通常表现为突发高热,体温可达39-40摄氏度,持续3-5天。发热期间患儿精神状态相对较好,与体温升高程度不成正比。退热过程多为骤降,退热后12-24小时内出现皮疹。这种热退疹出的特点是诊断幼儿急疹的重要依据。
2、皮疹特征
皮疹多从躯干开始,逐渐蔓延至颈部和四肢,面部较少受累。皮疹呈玫瑰红色斑疹或斑丘疹,直径2-5毫米,压之褪色,无瘙痒感。皮疹一般持续1-2天自行消退,不脱屑不留色素沉着。皮疹出现后体温不再回升,这是区别于其他发疹性疾病的关键点。
3、伴随症状
患儿可能出现轻度咽充血、眼睑水肿、颈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。部分患儿在发热期可有食欲减退、轻微腹泻等症状。但通常无咳嗽、流涕等呼吸道症状,也无明显中毒症状。这些伴随症状的轻微程度有助于与其他感染性疾病鉴别。
4、发病年龄
幼儿急疹好发于6-24个月的婴幼儿,90%病例发生在1岁以内。3岁以上儿童罕见发病。这种年龄分布特点可为诊断提供参考。若患儿年龄超过3岁出现类似表现,需考虑其他发疹性疾病的可能。
5、实验室检查
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减少,淋巴细胞比例增高。C反应蛋白多正常或轻度升高。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查可检测到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抗体。但这些检查多在病程后期才有意义,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特征性临床表现。
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变化及皮疹出现时间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给予适量温水补充。发热期间可采用物理降温,避免过度包裹。皮疹无须特殊处理,保持皮肤清洁即可。若患儿出现持续高热不退、精神萎靡、拒食等情况,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严重疾病。病程中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,患儿用品应单独清洗消毒。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×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推荐阅读
5071次播放
1379次播放
7934次播放
5034次播放
3973次播放
2498次播放
3731次播放
相关文章
专业医生团队提供
免费就医指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