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敏性紫癜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区别吗
过敏性紫癜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两种不同的疾病,主要区别在于病因、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。
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炎性疾病,主要由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小血管壁引发炎症反应,导致皮肤、关节、胃肠或肾脏等部位出现紫癜。典型表现为对称分布的出血性皮疹,可伴关节肿痛、腹痛或血尿,但血小板计数通常正常。发病可能与感染、食物过敏或药物过敏等因素有关,治疗以抗过敏、控制炎症为主,如使用氯雷他定片、泼尼松片或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,严重时需免疫抑制剂干预。
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则因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导致出血倾向,表现为皮肤黏膜瘀点瘀斑、鼻出血或牙龈出血,严重者可出现内脏出血。病因包括免疫性破坏、骨髓生成障碍或药物副作用等,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小板显著减少。治疗需针对病因,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使用醋酸地塞米松片、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或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,必要时需输注血小板。
日常需避免接触过敏原或诱发因素,监测出血症状,遵医嘱规范用药并定期复查血常规。两类疾病均需根据具体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方案,不可自行调整药物。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×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推荐阅读
9013次播放
7598次播放
8790次播放
8322次播放
1.12万次播放
6910次播放
相关文章
专业医生团队提供
免费就医指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