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打呼噜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
儿童打呼噜可能与腺样体肥大、扁桃体肥大、过敏性鼻炎、肥胖、鼻中隔偏曲等原因有关。打呼噜在医学上称为睡眠呼吸障碍,长期存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,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。
1、腺样体肥大
腺样体位于鼻咽部,是儿童时期重要的免疫器官。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或慢性炎症刺激可能导致腺样体病理性增生,阻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。患儿常表现为夜间打鼾、张口呼吸、睡眠不安,可能伴有听力下降或中耳炎。轻度可通过鼻用糖皮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控制,中重度需考虑腺样体切除术。
2、扁桃体肥大
腭扁桃体过度增生会占据口咽部空间,尤其在三度肿大时可能造成气道狭窄。患儿除打呼噜外,可能出现吞咽困难、言语含糊,长期缺氧可导致腺样体面容。急性感染期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抗炎,慢性肥大影响呼吸时建议行扁桃体等离子切除术。
3、过敏性鼻炎
鼻黏膜在过敏原刺激下发生充血水肿,导致鼻腔通气受阻。患儿多有阵发性喷嚏、清水样鼻涕,夜间平卧时鼻塞加重引发打鼾。可选用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,配合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冲洗。家长需保持居室清洁,避免接触尘螨、宠物毛发等过敏原。
4、肥胖
颈部脂肪堆积会使气道周围软组织增厚,睡眠时肌肉松弛进一步加重气道狭窄。这类患儿打鼾声音低沉断续,可能伴随睡眠呼吸暂停。建议家长调整饮食结构,控制每日热量摄入,增加跳绳、游泳等有氧运动,体重下降后打鼾多能缓解。
5、鼻中隔偏曲
先天发育异常或外伤导致的鼻中隔软骨偏曲,会造成单侧鼻腔持续性堵塞。患儿常主诉鼻塞侧别固定,可能伴有鼻出血或头痛症状。轻度偏曲可用鼻通气贴暂时改善,显著影响通气功能时需行鼻中隔矫正术。
家长应定期记录孩子打呼噜的频率和伴随症状,睡眠时保持侧卧位有助于减轻打鼾。避免睡前两小时进食,卧室湿度维持在50%-60%。若观察到呼吸暂停、白天嗜睡或学习成绩下降,需尽快到耳鼻喉科或睡眠专科就诊。对于肥胖儿童,建议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减重计划,同时监测血压和血糖水平。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×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推荐阅读
2.78万次播放
2.97万次播放
2.25万次播放
2.39万次播放
相关文章
专业医生团队提供
免费就医指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