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尿潴留一般怎么治疗
急性尿潴留可通过导尿术、药物治疗、膀胱穿刺造瘘、病因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。急性尿潴留通常由前列腺增生、尿道结石、神经源性膀胱、药物副作用或术后并发症等原因引起。
1、导尿术
导尿术是急性尿潴留的首选紧急处理方式,通过留置导尿管迅速排空膀胱,缓解胀痛。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可能需使用弯头导尿管,尿道狭窄者需选择较细型号。导尿后需定期更换尿管,预防尿路感染,同时记录尿量以评估肾功能。
2、药物治疗
α受体阻滞剂如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可松弛前列腺平滑肌,改善排尿;M受体阻滞剂如琥珀酸索利那新片适用于神经源性膀胱。感染患者需联用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。药物需在导尿后使用,避免单独用药延误病情。
3、膀胱穿刺造瘘
当导尿失败或尿道严重损伤时,需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建立临时排尿通道。该操作需局部麻醉,用穿刺针经腹壁进入膀胱置入造瘘管。术后需每日消毒造瘘口,保持引流通畅,2-4周后评估是否拔管。
4、病因治疗
前列腺增生患者可择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;尿道结石需根据大小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;神经源性膀胱需长期间歇导尿配合康复训练。病因治疗是预防复发的关键,需在急性期缓解后尽快实施。
5、生活方式调整
避免憋尿、限制睡前饮水量,减少酒精及咖啡因摄入以防膀胱刺激。便秘患者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,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。长期久坐者应每小时起身活动,骨盆底肌训练有助于改善排尿功能。
急性尿潴留解除后需排查基础疾病,前列腺增生患者应定期复查残余尿量,神经源性膀胱需持续进行排尿日记监测。日常保持每日1500-2000毫升饮水量,分次摄入,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。出现排尿犹豫、尿线变细等前驱症状时需及时就诊,防止再次发生尿潴留。术后患者应按医嘱进行膀胱功能锻炼,逐步恢复自主排尿能力。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×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推荐阅读
2.06万次播放
1.85万次播放
2.05万次播放
相关文章
专业医生团队提供
免费就医指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