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
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控制病情进展,但已发生的视网膜损伤通常不可逆。治疗方式主要有控制血糖、激光治疗、玻璃体切除术、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注射、糖皮质激素治疗等。
1、控制血糖
持续高血糖是导致视网膜病变的核心因素,需通过胰岛素注射液、二甲双胍缓释片、格列美脲片等药物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%以下。血糖稳定可延缓微血管进一步损伤,但对已形成的视网膜出血或渗出无直接改善作用。
2、激光治疗
针对非增殖期病变采用局部光凝术封闭渗漏血管,增殖期需全视网膜光凝术破坏缺血区域。激光能减少新生血管生成概率,但可能造成周边视野缺损。治疗后需定期复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评估黄斑水肿变化。
3、玻璃体切除术
适用于玻璃体积血或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患者,通过微创手术清除混浊介质。术后可能需联合硅油填充维持视网膜复位,该手术可挽救晚期患者视力,但无法修复神经节细胞不可逆损伤。
4、抗VEGF注射
雷珠单抗注射液、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液等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,减轻黄斑水肿并消退新生血管。需每月注射1次连续3-6个月,常见副作用包括眼压升高和玻璃体积血。
5、糖皮质激素治疗
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植入剂适用于顽固性黄斑水肿,其抗炎作用可持续3-6个月。可能引发白内障和青光眼等并发症,需联合降眼压药物使用。激素治疗对血管渗漏改善率较高但复发常见。
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需每3-6个月进行散瞳眼底检查,严格监测血压和血脂水平。饮食上限制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在130克以下,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、杂粮等。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玻璃体出血。出现突然视力下降或视物变形应立即就医,晚期患者可借助助视器改善生活质量。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×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推荐阅读
4.23万次播放
4.2万次播放
4.13万次播放
3.75万次播放
相关文章
专业医生团队提供
免费就医指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