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儿烫伤的正确处理方法是什么
幼儿烫伤后需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-20分钟,随后根据烫伤程度选择覆盖清洁纱布或就医处理。烫伤处理主要包括降温止痛、预防感染、促进愈合三个步骤。
1、冷水冲洗
发生烫伤后第一时间用10-25℃流动冷水持续冲洗伤处15-20分钟,水流压力不宜过大。该方法能有效降低皮肤温度,阻止热力向深层组织扩散,缓解疼痛。注意避免使用冰水或冰块直接接触创面,防止冻伤。若烫伤部位有衣物覆盖,应在冷水冲洗同时轻柔去除衣物,不可强行撕扯粘连部位。
2、消毒保护
浅二度以下烫伤冲洗后可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,外涂磺胺嘧啶银乳膏预防感染,再用无菌纱布松散包扎。避免使用牙膏、酱油等民间偏方,这些物质可能刺激创面或引发感染。水疱应保持完整,较大水疱需由医务人员处理。每天更换敷料时观察创面有无红肿、渗液等感染迹象。
3、药物干预
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,创面感染风险较高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。深度烫伤或面积超过手掌大小需立即就医,医生可能根据情况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,严重者需进行清创植皮手术。所有药物使用均需严格遵循儿科剂量。
4、创面观察
处理后48小时内密切观察烫伤部位变化,若出现皮肤苍白或发黑、剧烈肿胀、脓性分泌物,或患儿发热哭闹不止,提示可能发生感染或深度烫伤。面部、会阴、关节等特殊部位烫伤即使面积较小也应就医,这些部位自行处理易遗留瘢痕或功能障碍。
5、愈后护理
愈合期保持创面清洁干燥,避免抓挠。新生皮肤娇嫩需防晒6个月以上,可外用硅酮类疤痕凝胶预防增生。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羹、鱼肉泥,促进组织修复。后续若出现疤痕挛缩影响关节活动,需及时进行康复训练或激光治疗。
预防幼儿烫伤需将热水瓶、电饭煲等置于儿童无法触及处,餐桌避免铺设垂落桌布,洗澡时先放冷水再兑热水。家长应学习急救知识,家中常备烫伤急救药物。任何不明确定程度的烫伤或患儿精神状态异常,均应立即前往医院烧伤科就诊,延误处理可能导致感染休克等严重后果。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×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推荐阅读
7.79万次播放
7.94万次播放
7.56万次播放
7.94万次播放
7.74万次播放
相关文章
专业医生团队提供
免费就医指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