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得骨刺是什么原因
老年人得骨刺可能与关节退行性变、长期劳损、骨质疏松、代谢异常、遗传因素等原因有关。骨刺通常表现为关节疼痛、活动受限等症状,可通过药物治疗、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。
1、关节退行性变
随着年龄增长,关节软骨逐渐磨损变薄,关节边缘代偿性增生形成骨刺。这种情况多见于膝关节、腰椎等承重部位。日常应避免爬楼梯、久站等加重关节负担的行为,可遵医嘱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、双醋瑞因胶囊等药物延缓软骨退化。
2、长期劳损
长期重复性动作或姿势不良会导致关节局部应力集中,刺激骨质增生。常见于手工业者、长期伏案工作者等群体。建议调整工作姿势,每1-2小时活动关节,必要时使用护具。若出现持续性疼痛,可配合塞来昔布胶囊、洛索洛芬钠片等消炎镇痛药物。
3、骨质疏松
骨量减少导致骨骼力学性能下降,机体通过骨赘增生代偿稳定性。这类患者常伴有身高缩短、驼背等表现。需保证每日钙摄入,适量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,严重者可遵医嘱服用阿仑膦酸钠片、碳酸钙D3片等抗骨质疏松药物。
4、代谢异常
糖尿病、痛风等代谢性疾病可能改变局部骨代谢环境,诱发异常骨形成。此类患者需积极控制原发病,定期监测血糖、血尿酸水平。合并急性炎症时,可短期使用依托考昔片、秋水仙碱片等药物控制症状。
5、遗传因素
部分人群存在家族性关节退变倾向,更早出现骨刺增生。这类患者应提前进行关节保护,避免剧烈运动,加强股四头肌等周围肌群锻炼以增强关节稳定性。疼痛发作时可配合针灸、超短波等物理治疗改善症状。
老年人出现骨刺后应注意控制体重以减少关节负荷,选择游泳、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。饮食上多摄入牛奶、豆制品等富钙食物,适量补充维生素D。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,寒冷季节注意关节保暖。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影响日常活动,应及时就诊评估是否需要关节腔注射或手术治疗。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×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推荐阅读
2.83万次播放
2.25万次播放
2.22万次播放
2.74万次播放
2.77万次播放
2.29万次播放
相关文章
专业医生团队提供
免费就医指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