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判断是否得了肛裂
肛裂可通过肛门疼痛、便血、排便困难等症状判断,通常由便秘、腹泻、分娩创伤等因素引起。若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。
1、肛门疼痛
肛裂最典型表现为排便时刀割样剧痛,排便后疼痛可持续数小时。疼痛多位于肛门后正中线,因该处血供较差易形成裂口。急性期疼痛剧烈,慢性期可能转为隐痛。患者常因恐惧疼痛而抑制排便,加重便秘形成恶性循环。
2、便血
排便时可见粪便表面附着鲜红色血液,或便后滴血,出血量一般较少。血液不与粪便混合,这是区别于痔疮出血的特征。慢性肛裂可能伴随哨兵痔形成,即裂口下端皮肤增生形成的赘生物。
3、排便困难
因肛门括约肌痉挛导致排便费力,粪便干硬时症状加重。长期便秘者粪便粗大坚硬,通过肛门时容易造成机械性损伤。部分患者会描述有肛门异物感或排便不尽感。
4、肛门瘙痒
裂口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可引起瘙痒,尤其慢性肛裂患者多见。搔抓可能继发感染,出现肛门潮湿、湿疹等表现。需注意与真菌感染、寄生虫病等引起的瘙痒鉴别。
5、肛周检查
医生通过视诊可见肛管纵行裂口,急性期裂口新鲜整齐,慢性期边缘增厚呈灰白色。指检可能诱发剧烈疼痛,需在表面麻醉下进行。肛门镜检可明确裂口位置、深度及是否合并肛乳头肥大等病变。
日常应注意保持大便软化,每日摄入25-30克膳食纤维,推荐食用西蓝花、燕麦等食物;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;便后可用温水坐浴10-15分钟缓解疼痛;避免久坐久站,每小时活动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。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发热、脓性分泌物等感染迹象,须立即到肛肠外科就诊。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×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推荐阅读
7.84万次播放
7.44万次播放
7.71万次播放
7.74万次播放
7.54万次播放
7.32万次播放
相关文章
专业医生团队提供
免费就医指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