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性围绝经期可通过激素替代、营养补充、心理调节、中医调理和规律运动改善症状。
雌激素水平下降是绝经前主要病因,短期低剂量雌激素补充可缓解潮热盗汗。常用药物包括戊酸雌二醇片、雌二醇凝胶、替勃龙片,需在医生监测下使用。合并子宫者需配合孕激素保护内膜,周期用药可降低子宫内膜癌风险。
钙质流失加速需每日摄入1000-1200mg钙,优选乳制品、豆腐、芝麻。大豆异黄酮每日40-80mg可模拟雌激素作用,豆浆、纳豆、腐竹富含植物雌激素。维生素D3促进钙吸收,每周3次日晒15分钟或补充400IU制剂。
血清素波动引发焦虑抑郁,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情绪障碍。正念冥想每天20分钟降低压力激素,团体心理辅导帮助适应角色转变。必要时短期使用帕罗西汀等抗抑郁药,需警惕药物依赖。
肾虚型可用左归丸滋补肾阴,肝郁型适用逍遥丸疏肝解郁。针灸取三阴交、关元等穴位调节内分泌,每周3次连续2个月。艾灸神阙穴可改善宫寒症状,配合当归生姜羊肉汤温补胞宫。
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维持骨密度,快走、游泳、骑自行车交替进行。抗阻训练如深蹲、平板支撑每周2次增强肌力,瑜伽树式、猫牛式改善骨盆血液循环。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关节负担。
每日摄入亚麻籽油补充ω-3脂肪酸,食用桑葚、黑枸杞抗氧化。凯格尔运动预防盆底肌松弛,睡眠环境保持22-25℃减少潮热发作。定期骨密度检测筛查骨质疏松,血清激素检查评估卵巢功能。建立月经日历记录周期变化, sudden出血需及时排查内膜病变。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