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复禾健康百科 > 养生保健 > 亚健康 > 正文

2型糖尿病耳穴取穴

发布时间: 2023-11-15 16:29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2型糖尿病患者,可取足三里、肾俞、脾俞、三阴交、太溪等穴位。耳穴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,主要是通过刺激耳部的穴位来治疗疾病,可以起到辅助降血糖的作用。

1、足三里:位于小腿外侧,犊鼻穴下3寸处,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的位置。该穴位具有健脾和胃、补中益气的功效,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,而糖尿病患者多存在脾胃虚弱的情况,所以可以用足三里进行调理;

2、肾俞:位于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.5寸处。该穴位具有温补肾阳、调补肾精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、头晕耳鸣等症状,而糖尿病患者多存在肾虚的情况,所以可以用肾俞进行调理;

3、脾俞: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两侧约4横指处。该穴位具有健脾和胃、益气生血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食少纳呆、腹胀便溏等症状,而糖尿病患者多存在脾胃虚弱的情况,所以可以用脾俞进行调理;

4、三阴交:位于内踝尖上3寸处。该穴位具有健脾和胃、补益肝肾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便溏等症状,而糖尿病患者多存在脾胃虚弱的情况,所以可以用三阴交进行调理;

5、太溪:位于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。该穴位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阴虚火旺引起的潮热盗汗等症状,而糖尿病患者多存在阴虚火旺的情况,所以可以用太溪进行调理。

在日常生活中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注意饮食清淡,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,并且要适当运动锻炼。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,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。

免责声明: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,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,其作者观点、内容描述及原创度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涉及用药、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!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有作品内容、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,请发邮件至suggest@fh21.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!
看病要趁早,不等待 不排队,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
扫描左侧二维码,关注微信号:复禾健康,求医更省时更省心

相关推荐

最新发布

耳穴反射区治胃溃疡
耳穴反射区治胃溃疡
耳穴疗法是一种中医外治疗法,在临床上常用于辅助治疗多种疾病。耳穴疗法中的耳穴反射区可以刺激人体的穴位和经络,从而达到治疗胃溃疡的目的。一、原理1.调节神经系统:通过刺激耳部的特定穴位,如神门穴、心俞穴等,可以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...[详细]
2023-11-13 09:51
耳穴埋豆治疗胃炎胃溃疡
耳穴埋豆治疗胃炎胃溃疡
耳穴埋豆治疗胃炎、胃溃疡的效果一般是比较好的。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操作。1.胃炎: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,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,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痛、恶心等症状。如果病情比较严重,还有可能会导致食欲不振、呕吐等现象发生。...[详细]
2023-11-16 10:50
2型糖尿病可以按摩消渴穴吗
2型糖尿病可以按摩消渴穴吗
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可以按摩消渴穴,消渴穴在下肢膝关节上3寸正中位置,可以起到降泄清热、滋阴益肾的作用,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。2型糖尿病患者在按摩消渴穴的同时,还可以配合针灸、锻炼、药物治疗等措施,更好地控制血糖。1...[详细]
2023-11-15 16:35
医院男士取精怎么取
医院男士取精怎么取
医院男士取精主要通过手淫法、避孕套法或电刺激法完成,具体方式包括隐私环境准备、禁欲时间控制、清洁消毒操作、辅助工具使用以及特殊需求处理。1、隐私环境:医院通常提供独立取精室,配备沙发、洗手池及影像辅助设备。取精前医护人员会确认环境密闭...[详细]
2025-05-10 17:00
艾灸大陵穴和劳宫穴治多动症吗
艾灸大陵穴和劳宫穴治多动症吗
多动症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,艾灸大陵穴和劳宫穴通常不能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,建议尽早就医检查,配合医生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案。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,其操作方式为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艾热,并对体表穴位和特定部位进行刺激,进而起到行气...[详细]
2023-11-14 06:58
男士取精困难怎么取精
男士取精困难可通过医疗辅助、心理调节、生活方式调整、药物干预及手术方式解决。1、医疗辅助:采用医学手段辅助取精是常见方法。电刺激取精通过电流刺激神经诱发射精,适用于脊髓损伤患者;经直肠前列腺按摩配合会阴部按压可帮助部分患者排出精液;睾...[详细]
2025-05-12 12:38
男性取精取不出来怎么办
男性取精困难可能与心理压力、生理障碍或操作不当有关,可通过调整环境、医疗辅助及专业指导解决。1、心理疏导:焦虑或紧张情绪会抑制射精反射,表现为取精失败。建议在安静私密环境中尝试,必要时通过心理咨询缓解压力。认知行为疗法对心理性勃起功能...[详细]
2025-05-12 12:53
颈部大椎穴是什么
颈部大椎穴是什么
颈部大椎穴是中医学中的一处重要的穴位,位于颈椎的第一椎骨,也就是寰枢椎下缘。为了更准确地找到它的位置,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:用手指找到颈椎的第七椎骨,然后,从第七椎骨向上滑动,约1-1.5寸的距离,会感到一块稍微凹陷的区域,这就是颈部...[详细]
2023-11-13 12:43
孕妇如何自己取白带
孕妇如何自己取白带
孕妇取白带的方法,通常有棉签法、窥阴器法、手掏法等。但不建议孕妇自己取白带,以免操作不当导致感染。1、棉签法:如果孕妇想要取白带,可以使用干净的棉签蘸取少量白带,并将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,从而判断是否存在阴道炎。但由于棉签无法达到阴道深...[详细]
2023-11-14 13:56
太阳穴按摩然后太阳穴肿了怎么回事
太阳穴按摩然后太阳穴肿了怎么回事
通常情况下,患者在进行太阳穴按摩后出现局部红、肿的情况可能是由于外伤导致。还可能与过敏反应有关。1、外伤:如果操作不当或力度过大,在对太阳穴部位进行按摩时可能会造成软组织损伤,并且还会伴有疼痛以及肿胀的现象发生。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,注...[详细]
2023-11-15 09:38
小肚子变大是什么病
小肚子变大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有关,常见原因有肥胖、妊娠、腹水、卵巢囊肿、子宫肌瘤等。建议及时就医检查,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。1、肥胖长期高热量饮食或缺乏运动可能导致腹部脂肪堆积,表现为小腹膨隆但触感柔软。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、...[详细]
2025-09-14 13:50
小肚子变大是啥原因
小肚子变大可能与饮食过量、缺乏运动、胃肠胀气、腹水、子宫肌瘤等因素有关。腹部脂肪堆积、消化系统功能紊乱、妇科疾病或腹腔积液等均可能导致腹部膨隆,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。1、饮食过量长期高热量饮食或暴饮暴食会导致脂肪在腹部堆积。过多摄入精制...[详细]
2025-09-14 13:12
小肚子变大什么情况
小肚子变大可能与饮食过量、缺乏运动、激素变化、胃肠胀气或妇科疾病等因素有关。常见原因主要有体重增加、腹型肥胖、便秘、妊娠、子宫肌瘤、卵巢囊肿等。1、体重增加长期摄入高热量食物且运动不足会导致脂肪堆积,腹部脂肪增多会使小肚子明显凸起。建...[详细]
2025-09-14 12:34
小肚越来越大什么是什么病
小腹逐渐增大可能与肥胖、腹胀、妇科疾病、泌尿系统疾病或肿瘤等健康问题有关。常见原因包括内脏脂肪堆积、盆腔炎、子宫肌瘤、卵巢囊肿、前列腺增生、结肠胀气等,需结合伴随症状综合判断。1、内脏脂肪堆积长期久坐、高糖高脂饮食会导致内脏脂肪沉积,...[详细]
2025-09-14 11:56
小肚下坠是什么原因引起的
小腹下坠感可能由盆腔炎、子宫脱垂、泌尿系统感染、肠易激综合征、卵巢囊肿等原因引起。该症状通常与生殖系统疾病、泌尿系统异常或胃肠功能紊乱有关,需结合具体伴随症状判断病因。1、盆腔炎盆腔炎是女性常见生殖系统感染,多由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等病...[详细]
2025-09-14 11:18
小肚孑坠胀是什么原因
小肚子坠胀可能与盆腔炎、肠易激综合征、尿路感染、卵巢囊肿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有关。该症状通常由炎症、器官病变或功能紊乱引起,表现为下腹压迫感、隐痛或胀痛,可能伴随排尿异常、月经不调等。1、盆腔炎盆腔炎多由细菌上行感染导致,常见症状为...[详细]
2025-09-14 10:41
小肚变大是怎么回事怎么办
小肚变大可能与饮食过量、缺乏运动、激素变化、胃肠胀气、腹水等原因有关,可通过调整饮食、增加运动、药物治疗、穿刺引流、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,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干预。1、饮食过量长期高热量饮食导致脂肪堆积是常见原因。过...[详细]
2025-09-14 10:03
小肚变大了怎么办
小肚变大了可通过调整饮食、增加运动、改善生活习惯、控制压力和就医检查等方式改善。小肚变大通常由饮食过量、缺乏运动、代谢减慢、激素失调和疾病等因素引起。1、调整饮食减少高热量、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,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比例。避免暴饮...[详细]
2025-09-14 09:25
小肚变大的原因分析
小肚变大的原因主要有腹型肥胖、胃肠胀气、妊娠、腹水、盆腔肿瘤等。长期久坐、高糖高脂饮食、激素水平变化或疾病因素均可能导致腹部脂肪堆积或体积增大。1、腹型肥胖内脏脂肪堆积是成年人群小腹突出的常见原因。长期缺乏运动配合过量热量摄入,会使脂...[详细]
2025-09-14 08:47
小便坠胀感是怎么回事
小便坠胀感是怎么回事
小便坠胀感可能由尿路感染、前列腺炎、膀胱过度活动症、泌尿系统结石、盆腔肌肉紧张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抗感染治疗、药物缓解、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改善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,避免延误病情。1、尿路感染细菌侵入尿道或膀胱可能导致尿频尿急伴坠胀感,...[详细]
2025-09-14 08: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