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,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。皮肤出现皮疹是该病的主要症状,多出现于发热期,即发热后24小时内,体温可达39-40°C,伴有畏寒、头痛、腰痛等症状。此时皮肤会出现红色斑丘疹,压之退色,可逐渐转为充血性斑丘疹,颜色呈暗红色,伴有皮肤瘙痒、疼痛等不适症状。
1、发热期:发热期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症状,发热早期可出现头痛、关节酸痛、腰痛、全身乏力、面部潮红等症状,体温逐渐升高,可达39-40°C。高热患者还会出现面部潮红、眼结膜充血、颜面潮红、胸部发烫等表现;
2、出疹期:出疹期是流行性出血热的第二期,多数患者首先出现于耳后、颈部及上胸部,然后迅速蔓及面部、四肢、手掌、脚底等部位,一般持续1-2天后出疹。皮疹初起为红色斑丘疹,数小时后变成紫红色斑丘疹,再经过数小时变成充血性斑丘疹,呈暗红色。患者还可伴有畏寒、头痛、腰痛、食欲减退等症状;
3、消退期:消退期是指发热期结束的阶段,此时症状基本消失,皮疹会逐渐消退,体温也逐渐恢复正常;
4、其他:少数患者可在病程中出现肾脏损害,表现为蛋白尿、血尿、管型尿等症状,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衰竭。
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的感染内科就诊,通过血常规检查、尿常规检查、血生化检查等明确病情。患者应注意休息,保持皮肤清洁与干燥。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