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后抑郁症表现为情绪持续低落、兴趣减退、睡眠障碍、自我否定及躯体不适,需心理干预与药物结合治疗。
产后抑郁症最显著的特征是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或焦虑,可能伴随无缘无故的哭泣、易怒或情绪麻木。部分患者会对婴儿产生矛盾情感,既渴望亲近又感到抗拒。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帮助调整负面思维,必要时可服用舍曲林、帕罗西汀等抗抑郁药物,严重时需结合经颅磁刺激治疗。
患者对既往热衷的活动失去兴趣,包括拒绝亲子互动、回避社交,甚至对基本生活护理感到力不从心。这与产后激素剧烈波动及多巴胺分泌异常有关。建议通过正念冥想训练重建愉悦感,每天进行15分钟亲子抚触,必要时采用氟西汀联合雌激素调节治疗。
超过80%患者出现失眠或睡眠碎片化,即便婴儿安睡时仍无法休息,部分表现为过度嗜睡。这种睡眠障碍与褪黑素分泌失调相关。可尝试睡前饮用酸枣仁茶,保持卧室22-24℃环境温度,医生可能开具曲唑酮或低剂量米氮平改善睡眠结构。
典型表现为注意力涣散、决策困难,如忘记哺乳时间或误判婴儿需求,常伴随"我不是好母亲"等病态自责。这与前额叶皮层功能抑制有关。推荐进行计算机化认知训练,补充Omega-3脂肪酸,重度患者需联合安非他酮提升认知功能。
约60%患者出现非特异性躯体不适,如持续性头痛、心悸、胃肠功能紊乱,体检无器质性病变。这类症状与自主神经紊乱相关。可采用中医针灸太冲穴、足三里,练习腹式呼吸训练,必要时短期使用普萘洛尔缓解躯体化症状。
产后抑郁症患者需保证每日摄入富含色氨酸的小米、香蕉等食物,配合30分钟散步或产后瑜伽。护理重点在于建立规律作息,家人应协助夜间哺乳并避免指责性语言。当出现自伤念头或完全丧失育儿能力时,必须立即到精神科急诊就诊。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,多数新型抗抑郁药在医生监测下可安全使用。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