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道异味可能由细菌性阴道炎、霉菌感染、卫生习惯不当、激素变化或性传播疾病引起。
细菌性阴道炎是阴道异味最常见原因,厌氧菌过度繁殖导致灰白色分泌物伴鱼腥味。治疗需使用甲硝唑栓剂、克林霉素乳膏或口服替硝唑,同时避免冲洗阴道破坏菌群平衡。
白色念珠菌感染会产生豆腐渣样分泌物伴随发酵味,常见于免疫力低下或滥用抗生素者。克霉唑阴道片、硝酸咪康唑栓剂或氟康唑口服药物能有效缓解,穿纯棉内裤保持干燥很重要。
经期护理不当或内裤更换不及时会导致腐败气味。建议每2-3小时更换卫生巾,选择透气材质内裤,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,避免肠道细菌污染。
绝经期雌激素下降使阴道环境改变,产生轻微氨水味。局部使用雌三醇乳膏可改善,大豆异黄酮等植物雌激素也有辅助作用,但需医生指导使用。
淋病或滴虫感染可能产生腐臭味分泌物,常伴有灼痛感。确诊需做分泌物培养,治疗采用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,性伴侣需同步治疗防止反复感染。
日常可食用无糖酸奶补充益生菌,避免高糖食物助长霉菌。凯格尔运动能增强盆底肌血液循环,经期选用竹纤维卫生巾减少闷热感。出现持续异味伴随瘙痒、疼痛或异常出血时,应及时进行妇科检查排除宫颈病变等严重情况,避免自行使用强效洗剂加重症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