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坐月子需重点防范中暑和感染,关键措施包括环境调节、个人卫生、饮食管理、适度活动和情绪调节。
室温建议控制在24-26℃,使用空调或风扇时避免直吹,每天开窗通风2次。湿度保持在50%-60%,可搭配除湿机或晾晒衣物调节。选择纯棉透气的月子服和床品,及时更换汗湿衣物。
每天用温水擦浴,会阴伤口采用碘伏消毒后使用医用护理垫。产后3天可淋浴,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,水温38-40℃。每2小时更换卫生巾,选择纯棉内裤并煮沸消毒。
每日饮水2000ml,推荐红豆汤、冬瓜排骨汤等利水食谱。食材选择当季新鲜蔬果,避免隔夜菜。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,适量食用温补的姜醋猪脚,忌食冰镇饮品和辛辣刺激食物。
顺产24小时后可做凯格尔运动,剖腹产3天后开始踝泵练习。每日室内步行3次,每次5-10分钟。避免提重物和久蹲,哺乳时使用靠垫减轻腰部压力。
建立规律作息保证6-8小时睡眠,利用婴儿睡眠时间同步休息。与家人分担育儿事务,每天预留30分钟独处时间。出现持续情绪低落需及时寻求心理咨询。
夏季坐月子期间建议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、圣女果,饮用菊花枸杞茶帮助清热。早晚气温较低时可进行肩颈放松操,每次5-8分钟。注意观察恶露变化和体温波动,出现发热、伤口红肿或情绪持续抑郁应立即就医。保持乳头清洁干燥,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洗,预防乳腺炎发生。合理使用空调的同时,注意足部保暖避免受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