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疗调经可通过红枣枸杞茶、黑豆猪骨汤、红糖姜茶、当归鸡蛋汤、益母草粥等方式改善。月经不调多与气血不足、宫寒血瘀、内分泌紊乱等因素相关,食疗需结合体质针对性调理。
红枣补中益气,枸杞滋补肝肾,适合气血两虚型月经量少。取红枣5颗、枸杞15克沸水冲泡,经前一周每日饮用。阴虚火旺者慎用,可能加重潮热症状。
黑豆含异黄酮调节雌激素,猪骨提供胶原蛋白。将黑豆50克、猪骨300克炖煮2小时,每周食用2次。肾虚型经期腰酸者效果显著,高尿酸人群需控制食用频率。
生姜驱寒暖宫,红糖补血活血,针对宫寒痛经效果突出。鲜姜片10克加红糖20克煮沸,经期第一天开始连续饮用3天。糖尿病患者应减少糖量或用代糖替代。
当归被称为"妇科圣药",与鸡蛋同煮可改善血虚经迟。当归10克、鸡蛋2个煮熟后饮汤食蛋,每周3次。便溏者需配伍白术以减轻滑肠副作用。
益母草活血调经,粳米健脾和胃。鲜益母草30克与粳米100克熬粥,经后连服5天。产后恶露不尽者适用,但孕期禁止食用以免刺激子宫收缩。
食疗调经需持续3个月经周期观察效果,期间避免生冷辛辣饮食。建议搭配适度运动如瑜伽、快走促进盆腔血液循环,同时保持规律作息。若出现经期延长超过10天、剧烈腹痛或异常出血,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。不同体质需辨证施膳,湿热体质者慎用温补类食材,可咨询中医师个性化调整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