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化疗药期间发烧怎么办
吃化疗药期间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、调整饮食、补充水分、监测体温、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。化疗后发热可能与药物反应、骨髓抑制、感染、肿瘤热、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。
1、物理降温
使用温水擦拭额头、腋窝、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,避免酒精或冰水刺激皮肤。体温超过38.5摄氏度时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贴,禁止自行服用退烧药。化疗后皮肤敏感者需选择无香料添加的降温用品。
2、调整饮食
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、藕粉、蔬菜泥,避免辛辣刺激及高脂饮食。少量多餐保证营养摄入,可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汁或苹果泥。化疗期间胃肠功能较弱,过热或过冷食物均可能加重不适。
3、补充水分
每2小时饮用200毫升温开水或淡盐水,维持尿量在每日1500毫升以上。若出现呕吐需补充口服补液盐,严重脱水时需静脉补液。化疗药物代谢产物需通过肾脏排出,充足水分有助于减轻肾毒性。
4、监测体温
每日早中晚各测量一次腋温并记录,出现体温骤升或持续低热立即就诊。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期间,体温超过38摄氏度即需警惕感染。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前需静坐15分钟,避免测量误差。
5、及时就医
发热伴随寒战、皮疹、口腔溃疡或腹泻时,需紧急排查感染性休克。血常规显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.5×10⁹/L时,可能需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。肿瘤热通常表现为午后低热,需与感染性发热进行鉴别诊断。
化疗期间需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,每日开窗2次每次30分钟。注意口腔卫生,使用软毛牙刷和生理盐水漱口。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,外出佩戴口罩。穿着宽松棉质衣物,出汗后及时更换。记录每日体温、饮食及症状变化,复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。若出现持续高热、意识模糊或皮下出血点,须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。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×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推荐阅读
7.13万次播放
6.46万次播放
6.79万次播放
6.37万次播放
7.03万次播放
6.98万次播放
6.6万次播放
6.88万次播放
相关文章
专业医生团队提供
免费就医指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