婴儿打嗝是什么原因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婴儿打嗝可能由喂养不当、胃食管反流、膈肌
手机查看

阅读:1994

婴儿打嗝可能由喂养不当、胃食管反流、膈肌发育不成熟、受凉刺激、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等原因引起。婴儿打嗝通常表现为膈肌规律性收缩,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、拍嗝、腹部保暖等方式缓解。

1、喂养不当

喂奶时吞入过多空气是婴儿打嗝的常见原因。奶瓶喂养时奶嘴孔过大、母乳喂养时衔乳姿势不正确,均可能导致空气随乳汁进入胃部。建议家长采用45度角倾斜姿势喂奶,母乳喂养时确保婴儿完全含住乳晕。每次喂奶后竖抱婴儿15-20分钟,手掌呈空心状从下往上轻拍背部帮助排气。若使用奶瓶,可选择防胀气奶嘴。

2、胃食管反流

婴儿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全可能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刺激膈肌。这种情况常伴随吐奶、哭闹不安,多发生于喂奶后1小时内。家长需少量多次喂养,避免过度喂食。喂奶后保持婴儿上半身抬高30度体位,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混悬液、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保护胃肠黏膜。

3、膈肌发育不成熟

新生儿膈肌神经调节功能尚未完善,轻微刺激即可引发痉挛性收缩。这种生理性打嗝多出现在出生后3个月内,通常无伴随症状且能自行缓解。家长可尝试让婴儿吮吸少量温水或母乳,通过吞咽动作调节膈神经兴奋性。注意保持环境温度在24-26摄氏度,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。

4、受凉刺激

腹部受凉会导致膈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发痉挛。表现为突发性打嗝伴手足发凉,常见于换尿布或洗澡后。建议家长在婴儿腹部包裹纯棉腹围,更换尿布时动作迅速。出现打嗝时可顺时针按摩腹部,或使用40摄氏度左右的热水袋隔衣热敷肚脐周围,每次不超过10分钟。

5、中枢神经发育不全

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可能存在延髓呼吸中枢调控功能薄弱的情况。这类打嗝持续时间较长,可能影响睡眠和进食。需监测是否伴随呼吸节律异常,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神经发育评估。日常可进行抚触刺激促进神经系统发育,严重时需儿科医生排除脑损伤等病理因素。

家长应注意观察打嗝频率和伴随症状,若持续超过2小时或合并呕吐、拒奶、呼吸急促需及时就医。日常喂养应控制单次奶量,配方奶喂养者需按标准比例调配。保持婴儿情绪稳定,避免过度哭闹吸入空气。哺乳期母亲需限制产气食物摄入,如豆类、洋葱等。随着婴儿生长发育,多数打嗝现象在6个月后会逐渐减少。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×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
推荐阅读

真菌性食管炎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
很多求美者整形术后希望快速消肿,尽快的进入正常生活和工作。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皮肤状况不同,消肿时间长短也各不一样,除了术后护理要做好,进行冷敷和热敷外。
肚子痛嘴巴有清口水怎么回事
在我们的印象中只要是手术的都需要麻醉来做前提,麻醉可以让你痛苦消失,当然麻醉也不是随便就可以用的,因为如果麻醉剂量用多的时候会影响你的神经一类的,让你真正的失去...
小孩大便颜色发黑是怎么回事
不少人发现双眼皮手术拆线后竟然还有线头残留在里面,如果用的是可吸收的线就不要紧,如果用的是一般的不可吸收的线就要处理,术后,建议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,多注意休息...
后腰胀痛怎么回事
东方人很多都是单眼皮,单眼皮会让我们的眼睛显得不好看,很多朋友为了让眼睛充满魅力,会去割双眼皮。双眼皮的割法主要有三种,这种方法可以让眼睛更加美丽动人,所以一定...
婴儿大便黏液状是怎么回事
爱美是每个女人的天性,追求完美是女人一生的目标,过程中往往有很多另女孩子们难以启齿的苦恼,就比如阴部整形,项目也有很多种,让女人变得更加韵味十足,阴部整形美容一...
新配的眼镜戴着眼睛胀痛怎么回事
做脚趾畸形切除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脚趾畸形的方法,目前选用脚趾畸形切除手术的朋友比较多,所以现在就来认识一下脚趾畸形切除手术,目前治疗脚趾畸形主要有两种即:保守...
喉咙反酸有灼烧感怎么回事
埋线双眼皮肉条一般会在三个月就会消退,妹纸们在做埋线双眼皮后出现肉条的原因主要有三种,一般有两种情况下导致的双眼皮肉条都会自行慢慢消退,另一种疤痕型肉条则不会自...
贲门息肉是怎么回事
双眼皮手术的伤口愈合,也就是疤痕的生长期,因各人体质的不同,通常必须持续照顾3~6个月不等的时间。割双眼皮手术要多吃有利于恢复的食物,不过割双眼皮后不要过分的进...
一条腿水肿一条腿不肿怎么回事
割双眼皮吃辣椒会怎么样呢?针对于这个问题是大家都需要注意的,如果在割完双眼皮后就吃辣椒不仅仅会影响伤口的愈合,还有可能引发感染等等后果,所以说,割完双眼皮对辛辣...
盆腔炎能不能过性生活
盆腔炎能不能过性生活:盆腔炎分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,一般急性盆腔炎是禁止性生活。对于急性盆腔炎的女性,由于这时是属于炎症的急性期,所以腹部疼痛症状特别明显,感染严重的情况...
牛海静 1'35''

邯郸市第一医院 牛海静

4.86万次播放 2020-01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