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腔里有白点是怎么回事
口腔里有白点可能由口腔溃疡、鹅口疮、口腔扁平苔藓、白斑病、疱疹性口炎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局部用药、抗感染治疗、免疫调节等方式治疗。
1、口腔溃疡
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表层破损形成的白色或黄色小点,边缘红肿,触碰疼痛明显。可能与维生素缺乏、局部创伤、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。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、西地碘含片、冰硼散等药物促进愈合。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,保持口腔清洁。
2、鹅口疮
鹅口疮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,表现为口腔黏膜上的乳白色斑块,擦除后可见充血创面。常见于婴幼儿或免疫力低下人群。需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、碳酸氢钠溶液漱口,严重时口服氟康唑胶囊。家长需注意奶瓶消毒,避免交叉感染。
3、口腔扁平苔藓
口腔扁平苔藓属于慢性炎症性疾病,表现为网状或条纹状白色病变,可能伴随黏膜糜烂。病因与免疫异常、精神压力有关。治疗采用曲安奈德口腔软膏、他克莫司软膏等局部免疫抑制剂,必要时联合羟氯喹片调节免疫。
4、白斑病
口腔白斑病是黏膜角化异常形成的白色斑块,无法擦除,存在癌变风险。长期吸烟、咀嚼槟榔为主要诱因。确诊需活检,轻者使用维A酸乳膏,重者需手术切除。患者必须戒烟戒槟榔,定期复查。
5、疱疹性口炎
疱疹病毒感染导致口腔内成簇小水疱,破溃后形成白色溃疡面,常伴随发热。儿童多见,具有传染性。需用阿昔洛韦乳膏抗病毒,配合利多卡因凝胶止痛。家长需隔离患儿用品,补充水分预防脱水。
发现口腔白点应避免自行抠挖或使用偏方。日常注意均衡饮食,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;选择软毛牙刷减少黏膜损伤;戒烟限酒,定期口腔检查。若白点持续两周未愈、迅速扩大或伴随出血、麻木等症状,需立即就诊排查癌变可能。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×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推荐阅读
1.35万次播放
1.51万次播放
1.89万次播放
2.09万次播放
1.48万次播放
1.39万次播放
相关文章
专业医生团队提供
免费就医指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