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内障手术有风险没
白内障手术存在一定风险,但整体安全性较高。手术风险主要与患者年龄、基础疾病、术前眼部条件等因素相关,常见并发症包括术后感染、角膜水肿、后囊膜混浊等。
白内障手术作为眼科常规手术,技术已相当成熟。手术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,创伤小且恢复快。多数患者在术后1-3天视力即可明显改善,1个月内视力趋于稳定。术中可能因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导致暂时性角膜水肿,表现为视物模糊、畏光等症状,通常2-7天可自行缓解。术后早期需警惕感染风险,表现为眼红、眼痛、分泌物增多,及时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可有效控制。部分患者术后数月可能出现后囊膜混浊,通过激光治疗即可解决。
高龄患者合并糖尿病、高血压等全身疾病时,手术风险相对增加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影响术后视力恢复,术前需严格控制血糖。抗凝药物使用可能增加术中出血概率,需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。高度近视患者可能并发视网膜脱离,术后需密切随访。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可能发生青光眼,需长期监测眼压。这些特殊情况需在术前进行全面评估,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。
术后应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,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、妥布霉素滴眼液等。避免揉眼、剧烈运动及游泳1个月,防止伤口裂开或感染。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,减少强光刺激。保持饮食清淡,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、菠菜等食物。术后1周、1个月、3个月需定期复查,监测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。若出现持续眼痛、视力骤降等异常,应立即就医处理。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×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推荐阅读
6.52万次播放
6.42万次播放
6.36万次播放
5.9万次播放
6.34万次播放
相关文章
专业医生团队提供
免费就医指导